1. 第一期
2013年开始,广西民族博物馆与湖北武汉海达数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全景影像技术、岩画黑白数字拓片制作等技术,对宁明县、龙州县24处岩画点的空间与纹理信息进行采集,具体参数标准和采集方式见表1。通过项目实施,获取24处岩画点高清近景正射影像、激光点云、电子拓片、全景影像、场景视频等基础数据,以及24处岩画点的岩画画面正射影像图,岩画黑白数字拓印图,岩画山体所处场景的地面和空中全景,花山、高山和棉江花山3处重要岩画点所处场景及立面岩画高清宣传视频,一套左江岩画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一处三维动画交互,一套岩画遗址保护监测方案(图1~图6)。
表1 一期岩画数字化信息采集
图1 岩画数字信息采集流程
图2 三维激光彩色光点数据
图3 正射影像图
图4 岩画数字拓片
图5 全景影像图
图6 岩画宣传动画
2. 第二期(www.daowen.com)
2017年,再次与湖北武汉海达数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对崇左市江州区、扶绥县两地参与申遗的18处岩画点进行了数字化信息采集(其中江州区12处,扶绥县6处)。限于经费,在一期服务项目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缩减。利用无人机、全站仪、高清数码相机等设备,采集18处岩画点岩画区域的空间信息及影像信息,制作18处岩画点整体的高清正射影像图、空中全景及地面全景(图7)。每处岩画点的全景数据涵盖山体崖壁面整体特征、山势环境、相邻河流及周边整体环境,具体参数标准和采集方式见表2。
要求项目采集的原始影像数据完整清晰、彩色还原真实、画面尺寸与实际误差小、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像控点数据采集过程中,要求后视点、棱镜圆气泡、全站仪圆气泡、水准气泡平整。测量时确保目镜十字丝清晰可见、物镜中被观测点清晰无遮挡,像控点选择拐角分明的特征点。同时采用自定义城市坐标系,在底图中记录被测点的点位、编号信息,同步记录18处岩画点的绝对坐标信息,成果精度为±2mm+2ppm。
表2 采集步骤流程
续表
3. 第三期、第四期
2019年开展了针对崇左市江州区沿江14处非岩画遗产点的数字化信息采集;2020年又开展了针对崇左市江州区5处陆地岩画点的数字化信息采集。这两期岩画数字化信息采集内容与第二期项目内容基本相同,项目实施要求、实施流程与具体步骤也基本一致。即采集19处岩画的空间和纹理影像数据,制作正射影像、空中全景、地面全景等成果。
与之前相比,三期、四期的最大区别在于采集设备的更新换代。像控点数据采集运用科力达 KTS442全站仪,设备为0.8秒精度,免棱镜最大量程为800米。无人机航飞使用M600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索尼A7R2相机及50毫米定焦镜头(同等拍摄条件下,采集数据质量优于二期),距离山体岩画区域7~10米远,按照航向重叠80%、旁向重叠70%的方式进行拍摄;地面全景与空中全景采集则运用大疆精灵4Pro无人机进行拍摄。
项目结束后提交了包括原始数据、成果数据在内共700G左右的数据资料(图9~图12)。其中,正射影像分辨率优于1毫米 ,影像精度1毫米,并进行了“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平台和“广西岩画”展示平台的开发与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