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保护研究工作较国内其他地区岩画点起步较早,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受经济、技术、人为、自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岩画保护仍面临着严峻考验,而岩画本身蕴含的信息量庞大,如果不进行及时保护,就会流失许多历史信息,因此,岩画保护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据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保护研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归纳总结保护研究的经验和不足,有必要从规范和深化学术研究、合理地开发利用、本体保护修复等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改变当前岩画保护研究现状,探索岩画保护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出符合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实际情况的保护路径和对策,更好地促进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保护研究事业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1. 夯实岩画保护基础性工作
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参照《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信息采集标准》,系统持续开展岩画专项调查,采集岩画基础资料,全面廓清岩画资源底数。规范岩画调查、记录、整理的方法,健全岩画信息资料,为申请岩画调查报告出版工程、建立岩画基础数据库、深化岩画学术研究等提供支撑。推动各级人民政府将具有重要价值的未定级和新发现岩画核定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价值突出的岩画点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进而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健全完善全区各级岩画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制定岩画数字档案和数据库建设标准和规范,推进岩画数字档案体系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大麦地岩画等重要岩画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将其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完善岩画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加强保护单位绩效评估检查和动态管理,实施全区岩画保护性基础设施和重要岩画遗址保护加固、保护设施及安全防范工程,全区岩画点实行“看护员制度”。健全岩画保护监管机制,强化自治区岩画保护部门督察职责,落实市县文物保护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行政执法责任。在专项调查基础上,出版系列调查报告。虽然已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岩画保护条例》,但是内容不够细致,且缺乏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建议对其重新修订,同时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保护宁夏岩画的法规政策。
2. 规范和深化学术研究
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出版专业性的调查报告,加强基础资料的整理研究,完善和更新岩画资料档案,形成岩画资料档案著录标准化;根据岩画专项调查获取的基础资料,申请宁夏境内岩画田野调查报告出版科研项目,按照统一的收录标准、统一的撰写形式,全面系统进行整理研究,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报告,强化前期研究,为贺兰山岩画数字化建设、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其他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扎实的基础性研究资料。同时,鼓励全区岩画研究学者们继续加强岩画学术研究工作,在一些期刊发表专题文章,建立岩画保护理论体系。
与黄河流域其他区段岩画进行专题比较研究。岩画研究从来就是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的。况且不能用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研究岩画,应该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考察和研究岩画。因此,拓展对岩画的研究范围,丰富岩画研究内容,加深研究层次,梳理黄河流域不同区段岩画及相关文化遗存的特征,同时将视野扩大至整个北方或者置于整个欧亚草原岩画及考古学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尽可能多地探求解读岩画中包含的古代社会中生业方式、社会组织、视觉意识、精神信仰等文化信息,以及文化区域间的时空关联。
同时宁夏岩画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岩画的保护研究纳入黄河流域文化保护研究和利用的体系中,深化对岩画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提升岩画保护研究技术和学术研究水平。
综合断代法与科技测年相结合,突破岩画年代断定的瓶颈。宁夏岩画自发现以来,关于其年代的探讨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尝试运用综合断代法和直接断代法对岩画进行断代,总结下来大概有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贺兰山岩画年代的上限可达旧石器时代晚期,大部分属于中石器、新石器时代,少量延续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也有若干作品出自秦汉以后,近至宋元、西夏。[3]
第二种观点认为其年代上限在新石器时代,有人认为贺兰山岩画可分为三期,上限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或稍早(距今约8000~3000年);兴盛期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下限至西夏、元代。[4]同时,亦有学者认为贺兰口岩画中的人面像岩画年代可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是贺兰山岩画制作的鼎盛时期。[5]
第三种观点认为其年代的上限在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即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认为“刻制上限应在北方草原民族使用金属器以后”。[6]也有学者根据贺兰山岩画中具有断代意义的车辆图像、动物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兴盛期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相当于商周至秦汉)。[7]
以上关于贺兰山地区岩画年代的推断,都是基于对岩画图案内容、制作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可能与本地区古代先民的活动和留存下来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这种综合断代法会因为不同学者对岩画内容解读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对于其年代的上限存在诸多不同说法,但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岩画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作品,且下限较晚,可至西夏、元时期。
长期以来,关于岩画的年代学问题,一直是制约岩画的考古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研究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有关岩画断代的考古学研究颇受争议,因此,在岩画年代学研究上能否有所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岩画研究是否更具有科学性的关键所在。由于田野考古学的长足发展,许多具有确切年代和浓郁文化因素的遗物不断出土,为岩画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佐证。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考古学文化类型研究成果及其年代学标尺,对境内岩画的内容和形象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手段进行分析,初步建立起宁夏岩画的相对年代学框架。在此基础上,应当发挥自然科学的优势,充分运用科技测年技术,逐步建立起宁夏岩画的年代学框架。
走出岩画研究的象牙塔,对岩画进行价值阐释。文物保护工作在形式上是保护文物的实体,是首要的;但在实质上,其核心是保护文物的价值不要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害,即长久保存。所以,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的最高准则是以文物价值的保护和价值的体现为核心,也就是在对文物价值认知的基础上,更科学、更有效地保护它的价值,体现它的价值。意大利岩画学者阿纳蒂教授说过“岩画价值的大小在于对其研究的成果和公众的认识程度”。因此,岩画研究者应该走出岩画研究的象牙塔,深化岩画价值研究,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岩画理论和学说,同时形成一种研究范式,为广大岩画研究者、爱好者深入了解岩画提供重要的参考,也为岩画的教育与宣传提供科学指导。(www.daowen.com)
3. 岩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地开发与利用,也是岩画保护的一种,但是必须要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地开发与利用,探索岩画保护区规划和旅游开发融合模式,加强岩画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通过实地考察,首先对已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麦地岩画进行保护和利用规划,其次,对适合开发和利用的其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打造以“研学游”为主要内容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丰富游览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岩画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区域文旅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
4. 完善和更新岩画资料基础档案
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方法和手段,开展宁夏境内岩画的普查、复查和专项专题调查,并及时将田野调查采集的资料实现数字化转换,构建起完整的岩画资料档案著录体系,初步建立每一处岩画点的基本资料(包括高品质的岩画影像资料库,即数码照片、影像,摹绘资料的数字化等)。这不仅可为研究提供全面、真实的资料,也为宁夏岩画的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今后建立宁夏岩画遗产的数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5. 本体保护
宁夏岩画研究和管理机构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缓解和降低了岩画的消亡速度。要对岩画实施切实有效的保护,应该清楚以下几点,要对岩画本身所处的大环境及其各种环境因子,比如气候、水文、温度、土壤、地质等做全面的分析。因此,要依托专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岩画保护项目。在岩画病害检测、岩体稳定性评估、岩刻画保护修复新材料、无人智能监控等方面,加强数据积累和重点攻关,经严谨论证后提出岩画本体保护与病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为岩画保护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分期、分批对重要岩画点(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开展实体保护工程。对已面临危险的岩画逐一分点采用工程技术保护方法,使用加固、防渗、清杂、抗风化处理、导水、异地保护等措施,进行修复性保护。实施重点岩画综合保护。分期、分批对岩画点(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开展本体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岩画抢救性保护。对已面临危险的岩画实施水害治理、支护处理、危岩锚固、裂隙勾补等工程。完成岩画点围栏、护栏建设,实行岩画“看护员制度”。推进建设岩画保护监测中心、属地岩画监测站,建立宁夏岩画保护区生态监测系统。加强岩画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环境风貌整治力度,保护好岩画周边历史风貌及人文自然环境。
6. 数字化建设与保护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保存整理研究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新思路和重要方法”。目前,欧、非、澳、美等地的岩画数字化保护走在世界前列,并为世界原始艺术与文化研究搭建了信息平台,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学术交流。然而,与中国巨大的岩画资源数量极不相称的是,到目前为止,除了极个别的网站建立了规模很小的图片资料库之外,仍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够整合全国的岩画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宣传,并通过数字化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开发利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加速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自然侵蚀,岩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保存状况已经危机重重,岩画资源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因此,对于岩画这种不可再生的艺术珍宝而言,在当前还没有获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之前,进行数字化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宁夏岩画作为北方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岩画的保存的管理现状堪忧,因此,有必要对境内岩画实施数字化保护,建立宁夏岩画数据库,形成岩画的永久性档案,打破时间、地域局限,为岩画研究者提供翔实的、身临其境的岩画第一手资料。
目前,宁夏已对部分岩画点开展了岩画数字化实践,获取了翔实的、逼真的岩画本体数据和岩画周边自然地理环境数据。在今后的岩画保护研究中,应继续申请岩画数字化保护项目,依托遥感、GIS、720°空中全景、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化技术,完成对全区37处岩画点岩画本体几何空间信息、岩画正射影像、局部精细环境及大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信息采集。在岩画专项调查基础上,对高品质的岩画图片、视频、摹绘、文本等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系统整合全区岩画数据资源及各类管理数据资源,依托宁夏长城数字再现及监测预警平台,建成宁夏岩画数据库,同时将岩画资源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健全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机制,推动岩画数据共享共用。
7.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997年,贺兰山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4年4月,贺兰山贺兰口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2006年1月,贺兰山-西夏陵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建设部公布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岩画还有内蒙古阴山岩刻和广西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2016年,广西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遗产。而贺兰山岩画作为首批 “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其中一个,遗憾的是目前已不在我国遗产预备名录里。
有效的岩画保护措施,可以提升岩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概率,同时,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请也将促进岩画保护的进一步实行。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岩画保护研究工作,建议重启贺兰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升岩画知名度的同时,实现岩画保护的良性发展。树立宁夏在国内、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促进宁夏与国内外学术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申报活动,增加公众对贺兰山岩画周边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自身的文化品位及文明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