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21黄河流域岩画保护研究成果

2021黄河流域岩画保护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 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 保护研究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全域旅游示范区项目“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岩画的保护研究纳入黄河流域文化保护研究和利用的体系中,提升岩画保护研究技术和学术研究水平,让宁夏岩画成为“中华母亲河”历史的有力见证。

2021黄河流域岩画保护研究成果

潘 晓

摘要:在沿黄九省区中,岩画遍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四川七省区的广阔地域。宁夏国土面积最小,却有着数量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遗存——岩画,传承着宁夏多样性和兼容性的地域文化。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多为动物、人面像、符号、狩猎、放牧、争战、舞蹈等,制作方法有敲凿法、磨刻法、划刻法及涂绘法。文章在简述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的分布与保存状况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多年来保护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成果的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国内外岩画保护研究经验,对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保护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对岩画的保护研究做出总结,既要吸取国外先进的岩画本体保护方法,更要学习国外先进的岩画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的理念,实现岩画保护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 保护研究

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全域旅游示范区项目“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www.daowen.com)

潘晓:女,宁夏岩画研究中心馆员,研究方向为岩画的考古学研究与保护。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世界长度第五的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经过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在沿黄九省区中,岩画遍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四川七省区的广阔地域。而宁夏国土面积最小,却有着数量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遗存——岩画,传承着宁夏多样性和兼容性的地域文化。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全域属于黄河流域。黄河自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黑山峡进入宁夏,至石嘴山市惠农区麻黄沟出境流入内蒙古自治区,主干流经中卫、吴忠银川、石嘴山市的10县(市、区),流程(南北)397公里。

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以下简称宁夏岩画)数量众多,文化内涵丰富,由北到南分布在全长250余公里的贺兰山脉的沟口内外,主要有黑石峁、归德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插旗口、口子门沟、黄羊湾、苦井沟等十多个山沟,岩画分布空间大,岩画点相对集中。尤以贺兰口岩画和大麦地岩画分布最为集中。截至目前,已调查有岩画点37处,其中21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银川贺兰口岩画、中卫大麦地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眼井岩画、黄羊湾岩画等7处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大水沟岩画、香山岩画等12处为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岩画点4处。

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这一特殊的文化遗产资源,展现了岩画作者们的生产生活、原始信仰、艺术审美等,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人类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民族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是值得保护和保存的先民遗迹。黄河流域宁夏段岩画,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岩画的保护研究纳入黄河流域文化保护研究和利用的体系中,提升岩画保护研究技术和学术研究水平,让宁夏岩画成为“中华母亲河”历史的有力见证。岩画保护是一个大的概念,其中包括三个大的子项目:一是岩画资源的保存;二是岩画资源的管理;三是当地岩画资源的研究。简言之,就是保存、管理与研究,三者缺一不可。[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