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左江流域:骆越人的古聚居地

左江流域:骆越人的古聚居地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数据表明:壮族人口仍占左江流域人口的绝大多数,占比达88.4%。[15]考古发现也证明左江自古以来就是骆越人渔猎的最佳场所,“扶绥县城西南左江拐弯处北岸遗址,螺壳堆积约2米,在长约100米,宽约30米的地表,可以看到遍布白灰色的螺壳……蚌器有刀、匕、网坠、鱼钩、装饰品等,还有骨鱼钩、鳖甲刀”[16]。

左江流域:骆越人的古聚居地

骆越人是左江岩画的制作者,[8]他们以种植水稻和渔猎为生,生存之所需,也离不开水。

骆越的“骆”是因垦食“雒田”(骆田)以及岭南地区多“雒田”而得名。《交州外域记》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雒将铜印青绶。”《广州记》载:“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人。有骆王、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铜印青绶,即今之令长也。后蜀王子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骆”是当地人利用潮汐的涨落以灌溉水田而得名。《南越志》载:“交趾……人称其地曰雄地(田),其民为雄民,旧有君长曰雄王。其佐曰雄侯,其地分封名为雄将(“雄”字疑为“雒”字之误)。”考古资料证明,左江流域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种植水稻,扶绥县同正大石铲遗址、江州区的更别吞场大石铲遗址[9]出土的大石铲,“原先也是适应于沼泽地和水田劳作的工具……直到现在,一部分壮族地区仍使用类似形制的木质长柄舌面套弧形铁刃的稻作工具”[10]。此外,石斧、石锛、石杵、石磨棒等水稻工具的使用均表明骆越人在新旧石器时代已经具有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能力,且左江流域含有“那(纳)”的地名为其做了有力的注释。[11]在壮傣语中,“那”“纳”为“水田”之意。张声震主编的《广西壮族地名选集》中,壮语地名5500条,含“那”“纳”的地名872条,占收录壮语地名总数的15%。珠江水系流经的地方,含“那”“纳”的地名更多,其中以桂西左江、右江和邕江流域最为密集,[12]如那当、那活、伏那、博那、暖那、那茗、那贯、那良、那杰、那克、那满、那弯、那杨、那造、那巴、那砚、那逐、那林、那栋、那都、那标、那弄、那扎、那楞、那柳、那强、那孔、那钦、那上、那下、那考、那百、那烈、那康、那南、那叫、那排、汤那、江那、那江、那啼、那却、那儿、那堪、那布、那荷、那麦、那表等。[13]当地流传的民谚“汉族住街头,壮族住硐头,瑶族住山头”,非常形象地说明不同民族的居住习惯,明确告诉我们壮族依水而居的习惯。其中的“硐头”,历史上称作“洞”“峒”,意为靠水边的小平地。日本学者塚田诚之发现这种小平地主要分布在左江、右江流域(珠江上游),分布于今广西西部和越南东北部,该地“田少而山多”,“平地面积仅限于南宁到左江、右江下游流域一带,分散在太平、安平、养利、宁明、龙州的附近以及右江中游流域(田东至百色)等地”[14],是水稻的主要产地。(www.daowen.com)

临江可渔猎的“自然趋势”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于此。统计数据表明:壮族人口仍占左江流域人口的绝大多数,占比达88.4%。[15]考古发现也证明左江自古以来就是骆越人渔猎的最佳场所,“扶绥县城西南左江拐弯处北岸遗址,螺壳堆积约2米,在长约100米,宽约30米的地表,可以看到遍布白灰色的螺壳……蚌器有刀、匕、网坠、鱼钩、装饰品等,还有骨鱼钩、鳖甲刀”[16]。同样的遗址还分布在扶绥县江西岸、敢造,崇左市,江州区金柜山,大新县歌寿岩,江州区何村、江边等地。[17]2013年10月,龙州县宝剑山岩画点附近发现了一处“洞穴贝丘与岩洞葬叠加”的古墓葬,内有骨质剑形器和蚌器。蚌器包括蚌刀、双肩蚌铲、锯齿刃蚌器等,[18]进一步说明左江流域骆越人很早就以采集渔猎为生,也证明了骆越先民靠水生存的生活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