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于端坐学堂那种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书院的研习方式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毛泽东就对书院的形式倍加推崇。王炳照在《书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引用过毛泽东关于书院的一些论述:“从‘研究的形式’一点来讲,书院比学校实在优胜的多”,“一来师生的感情盛笃;二来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来是课程简而研究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5]
随着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上海市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改变,自主投身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学习新风尚。在传统书院里,实行的是“有组织指导的自学教育方式”,“个人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书院的研习方式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启迪作用。在推行“书院计划”的过程中,图书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也不断得到开拓。
一是辅助学生社团自主教育。鼓励社团创设社课,社团学生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在图书馆研习、备课,开讲感兴趣的内容。植根于图书馆的“水云间词社”已被打造成市北中学的一个优秀的文化活动品牌,其实践案例被列入全国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榜单。随着“书院计划”的不断推进,又涌现出了诗乐社、诵讲写作社等学生社团。图书馆成为学生社团自主教育的重要场所。“水云间词社”社员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自编研习教材,自学格律知识;“《论语》品读研习社”在图书馆研读《论语》,感受内化自强不息的士大夫精神;“汉字研究社”在图书馆集体学习汉字、追寻汉文化之美;“天下事研究社”在图书馆浏览时政资料,纵论天下事;“宪法研习社”在图书馆辨析《宪法》精义;“汉服社”社员在图书馆学习古代传统服饰制作方法;“我爱数学社”社员花费大量时间泡图书馆、读课外书,齐心攻破一个个数学难题;TI数学社社员利用图书馆电脑绘制精美的数学曲线图形……学生社团活动在图书馆开展得如火如荼,使图书馆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研习风气。
二是协助学生社团创编社刊。学生文学社团在图书馆的协助下,从策划、组稿、采编,到排版、改样、发行,创办属于自己的文学刊物,凝结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点滴心血,也承载起了他们孜孜以求的文学梦想。校报《溯光》、文学杂志《芳草地》、诗刊《且来浅唱》、小说杂志《北溪》、词刊《短长亭》、汉字研究集《甘棠》等十余种刊物纷纷出炉。就连数学、物理社团的同学,也纷纷来期刊阅览室借鉴杂志编排方法,做出了《简单》、《物理之美》等理科类杂志,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www.daowen.com)
如今,我校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学生根据所确立的选题,自由选择导师,图书馆老师也受邀参与指导课题,教学相长在校园蔚然成风。
可以说,传统的书院制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在市北中学的校园中,在图书馆的深化服务中正焕发出其新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