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教学法,就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演示实验或自己操作的实验,经过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这个教学法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如下五个环节:
(1)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问题;
(2)给出观察内容;
(3)学生认真观察、记录观察现象;
(4)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5)将结论加以延伸和应用。
其中(2)、(3)、(4)三个环节可以分层次循环进行。在应用此法之前,必
须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于由现象鲜明的实验总结出的规律、概念或基本仪器的教学均可适用。
下面试以“浮力”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分别把木块和铝块淹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铝块下沉。提出问题,木块上浮显然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铝块下沉有没有受到浮力作用呢?给出观察内容:
观察1,教师演示:把挂在弹簧秤下端的铝块逐渐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弹簧秤的读数。
观察2,学生分组实验,每组有如下器材:装有适量液体的量筒(不同小组可用不同液体)、弹簧秤、铝块、线,把铝块挂在弹簧秤下方,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认真观察并记录数据。
1.实验步骤:
1)铝块在空气中;
2)让铝块约一半的体积浸入液体;(www.daowen.com)
3)让铝块的四分之三的体积浸入液体;
4)铝块浸没在液体中;
5)铝块浸没后继续下沉(不碰底)。
2.记录数据:
1)弹簧秤在各个步骤中的读数如何变化?并记下读数;
2)在各个步骤中量筒中的液体所到达的刻度如何变化?并记下读数。观察和记录:
从观察1,必须看到弹簧秤的读数在减少;
从观察2,要求能正确读数,填好表格。
3.分析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1)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有浮力的作用;
2)浮力的大小通过弹簧秤读数差得出;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没的深度无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都可从所记录的数据中算出;
4)物体受到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这两个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教师分析上述4)的结论,强调这两个现象既然同时发生,它们之间就可能存在某种关系。浮力是力,排开液体的重力也是力,要学生根据观测到的数据,寻找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启发并引导学生得出“阿基米德定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