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讲究节奏,有张有弛。从信息论观点看,如果在及时反馈的信息之前,马上加上新的信息,那么吸收新的信息率是要大大降低的。因为只有反馈而且是及时反馈,才能控制系统,否则很易出现偏离。
在课堂教学中节奏表现之一,是要有设问、实验、思考、归纳。同样也要有各种穿插,要使学生有喘息。例如,大型游乐园的大圆环滑车,最高点的向心力;大转轮的座椅平动等。学生这时交头接耳地讨论,是很有效的,有的女学生还说,我当时有多么害怕,尖叫起来。”这不是放纵,而是放松!一般时间不宜过长(1~2分钟),一节课依照中学生特点,最好能10~15分钟就有一次小停顿,看看效果如何?反馈的信息是否理想,是否要调整讲课程序,深广度,学生是否大部分有兴趣等等。然后再讲第二个知识的高潮点。
节奏表现之二是条理清楚。一节好的课,学生不应感到模模糊糊,而是应该感到条理清晰的,思路是明确的,结构是严密的,可信的,是可以掌握了的。
笛卡尔对问题的解决的程序用框图表示为:
牛顿提出的框图表是:
不论何种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感知到认知,这是一个飞跃。条理清楚,即是引导学生从解决简单问题(是感知)依靠的是刺激反应,过渡到解决复杂问题(是认知)依靠的是科学概念。它们的信息量单位,前者是“比特”,后者是“组块”(人的短时记忆的最小单位),这就是依靠把知识分解,要依靠条理清晰可辨。学生掌握这个分解,最后再是小结归纳,才会有一个飞跃的提高。(www.daowen.com)
把各种框式综合起来,即是:
这中间的双向箭头,表示不断地检验、对照、理顺程序。
不同班级的学生对条理清楚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研究者曾对不同的基础学生讲授楞次定律时,一是先给结论,然后再以实验来审视(即笛卡尔的框式)一种是完全由学生实验来得出,再归纳(即牛顿的框式)效果可以是相同的。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程序,但结构的每一步骤目的应用是相同的,由这一步走下一步是可信的,是学生可以接受的。
节奏结构的第三点是最后的课堂“小结”。匆匆结束,小结不明确,马马虎虎提几句,就了结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种“心理冷却”。一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解决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从信息论上说是有了多个“组块”,这是不可忽视的。这个小结应该是简洁的,明确的,有意义的。每一个知识点,它的最终表达是和谐的“外在证实”与“内在完整的统一”。这是科学美、教育美的重要方面。
讲课的节奏结构,来源于教师的备课,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与再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