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的规律和模式研究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的规律和模式研究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此,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非理性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模型,即情境潜意识模型,并对前景理论、后悔理论、过度自信理论和启发式思考理论四个经典的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假设进行了分析和整合。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的规律和模式研究

长期以来,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要通过描述和证实人们在经济决策中存在的非理性行为以对大量金融市场异象进行解释,但由于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非理性问题分析框架,因此目前形成的行为金融理论,无论是解释的范围还是解释的有效性都存在局限,尤其是难以解释不同非理性行为之间的关联规律。基于此,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非理性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模型,即情境潜意识模型,并对前景理论、后悔理论、过度自信理论和启发式思考理论四个经典的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假设进行了分析和整合。总体来看,本书形成了关于情境潜意识模型的三个较为初步的研究成果。第一,情境潜意识模型的基础假设。情境潜意识模型目的是描述不同非理性行为的特征以解释和预测不同非理性行为之间的关联规律,因此,情境潜意识模型依旧以“非理性人”作为假设基础,基于现代心理学关于理性与非理性区别的讨论成果,分析后认为是潜意识因素与情境因素的特征共同决定了非理性行为的特征。第二,情境潜意识模型的两个维度,即情境的常态性与潜意识的内隐性。情境常态性与不同的人类认知系统相联系,当情境的常态性越高时,人们的行为就越容易受到趋近系统的控制而倾向对情境进行控制,当情境的常态性越低时,人们的行为就越容易受到逃避系统的控制而倾向对情境进行摆脱。潜意识内隐性与不同潜意识因素对行为影响的特征相关,潜意识内隐性越高,表明由潜意识因素所导致的意识性行为就越少,而潜意识内隐性越低,则表明由潜意识因素所导致的意识性行为就越多。第三,存在四种一般性的非理性行为模式。四种非理性行为模式在情境常态性和潜意识内隐性两个维度上具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也构成了不同非理性行为之间关联规律的内在基础。具体而言,个体在高常态高内隐(R1)状态下习惯依赖启发式思考进行决策,表现出对决策情境进行无意识控制;在低常态低内隐(R3)状态下则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驱使进行决策,表现出对决策情境进行有意识的摆脱;在低常态高内隐(R2)状态下容易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表现出对决策情境进行无意识摆脱;在高常态低内隐(R4)状态下则容易受到信念的影响,表现出对决策情境进行有意识控制。为验证情境潜意识模型的假设及命题的有效性,本书也收集了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由前景理论、后悔理论、过度自信理论和启发式思考理论所分别解释的五种非理性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也表明情境潜意识模型对于非理性行为之间的关联规律有着较好的解释和预测的作用,并且也间接界定了不同行为金融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