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模式的探索研究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模式的探索研究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进一步的理论模型构建中,本章认为有必要将情境的常态性与潜意识的内隐性作为区分不同非理性行为特征的两个重要维度而加以讨论,并将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命名为情境潜意识模型。基于以上论断,情境潜意识模型的另一个基础假设就是,非理性行为的产生与潜意识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由潜意识因素所导致的非理性行为在内隐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当潜意识因素的内隐性更高时,个体所采取的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模式的探索研究

基于前文对一般人群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有理由相信,合取谬误、过度自信、确定性效应、反射效应和后悔厌恶五种非理性行为实质上可以通过更高层次的概念维度予以区分和联系。事实上,基于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的核心观点可以发现,理性与人类社会中逐步形成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密切相关,就像传统金融研究中所假设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一样,人们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遵守这些秩序和规则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非理性则包含了那些不能由逻辑概念所表达的内容,例如行为金融研究中涉及的后悔厌恶、过度自信等内容,人们极少会意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并且也难以被理性加以解释和检验。关于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讨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普遍认为理性难以解释人类的无意识潜意识活动,而非理性则可能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意识活动。道德心理学的创始人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就指出,人们在生活中会对很多问题绞尽脑汁的进行推理,但推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探索真理,而是为了找理由支持他们的情感反应,并且只有当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对个体决策的研究中将个体的思考过程分为了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太费脑力,没有意识,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的运行通常是有意识且缓慢的,与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在卡尼曼的研究中,以非理性为代表的系统1被认为是系统2中各种理性思考的主要来源。通过对理性和非理性内涵和特征的对比可以发现,非理性和理性一样,都是人类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的主要手段,但不同的是,非理性并不遵循特定的知识与规则,并且包含了更多无意识或潜意识活动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非理性行为的产生与外在情境和内在心灵两者的特征有着直接的联系。

人们在现实中所感知的世界是一个以自身为圆心所构建的世界,感觉系统无时无刻地向大脑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而其中的大部分信息都以潜意识的形式被存储和填补,这就使人们得以毫不费劲地对日常事务进行判断和感知[1]。然而,潜意识所构造出的世界却并不一定是精确的,它既可能会遗漏真实情境的细节,也可能篡改真实情境的特征,这也是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基础。实际上,本章选取的五个非理性行为都与人们的潜意识认识相关,并且代表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特点。依据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人类的认知特征与所处的情境特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人类认知的研究不能脱离情境而被孤立看待[2]。研究发现,情境的常态性和认知的内隐性两个维度是足以对众多非理性行为特征进行描绘的。在进一步的理论模型构建中,本章认为有必要将情境的常态性与潜意识的内隐性作为区分不同非理性行为特征的两个重要维度而加以讨论,并将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命名为情境潜意识模型。

1.情境常态性

心理学研究中的情境认知理论指出,个体的心理通常是在情境中进行活动的,而产生的行为也极大地依赖当时的具体环境,所以对非理性行为的研究不能脱离情境而孤立看待。实际上,行为金融研究所提出的大量非理性行为针对的也都是人们在不确定或风险情境下的决策行为特征,这些情境虽各不相同,但都有可遵循的知识和原则作为理性决策的标准,而之所以没有遵循这些理性原则,主要在于所处的具体情境诱发了行为主体的无意识系统。进一步而言,行为主体对不同情境的反应存在很大的不同,就像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到的,人们在损失情境下的反应要比收益情境下的反应更敏感,而从进化论角度来讲,这主要源自人类为适应生存环境所具备的自我调整的能力,因为相比错过收益,如果有人对于损失的警惕性不高,他的基因很快就会遭到淘汰。海特(2006)的研究也强调,人们的行为受到趋近系统和逃避系统的控制,前者让人想接近和控制特定事物,后者则让人想避开特定事物,这两个系统随时处于待命的状态,不断监视着周围的环境并决定接下来的行为。

基于以上论断,情境潜意识模型的一个基础假设就是,非理性行为与人们在决策时所处的情境常态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具体而言,当面对熟悉的情境时,个体的认知不适感和警惕性就越低,行为也就越容易受到趋近系统的控制,相反,当面对陌生的情境时,人的认知不适感和警惕性就越高,行为也就越容易受到逃避系统的控制。

2.潜意识内隐性

意识与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理性和非理性行为的主要来源。在现实中,人们感知的世界是一个以自身为圆心构建的世界,感觉系统无时无刻地向大脑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而其中的大部分信息都以潜意识的形式被存储和填补,这就使人们得以毫不费劲地对日常事务进行判断和认知。然而,由潜意识构造出的世界并不一定是精确的,它既可能遗漏真实情境的细节,也可能对真实情境进行篡改,而与理性原则的背离则最终导致一系列非理性行为。进一步而言,人的行为是无数感知、感觉和想法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汇聚的结果,与意识活动不同,潜意识活动更为自发和内隐。在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学研究中,潜意识主要包括有关原始欲望、本能和冲动的内容,不过随着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包括习俗、传统、文化和经验这样的社会因素也被纳入潜意识的内涵,例如,Greenward和Banaji(1995)根据人们在信息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的意识和潜意识性,将社会认知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其中,内隐社会认知意为个体虽不能意识到某一经验,但这一经验却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潜意识的不同因素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虽然是内隐的,但内隐性的程度可能存在明显不同。例如,人们在决策中虽难以意识到后悔的影响,但后悔情绪却经常促使人们有意识地寻找很多无关的理由和知识来支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Reb,2008),相比之下,在启发式思考的影响下,人们所采取的行为通常更为无意识,就像面对类似2×2=4这样问题时的反应一样,没有任何推理和计算的过程。(www.daowen.com)

基于以上论断,情境潜意识模型的另一个基础假设就是,非理性行为的产生与潜意识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由潜意识因素所导致的非理性行为在内隐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当潜意识因素的内隐性更高时,个体所采取的意识性行为就越少;而当潜意识因素的内隐性更低时,个体所采取的意识性行为就越多。结合行为金融的研究也可以发现,利用潜意识内隐性这一维度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非理性行为,例如合取谬误、赌徒谬论、易得启发式偏差等非理性行为就具有较高的潜意识内隐性,而包括后悔厌恶、证实性偏差、损失厌恶等在内的非理性行为则具有明显较低的潜意识内隐性。

3.四种情境潜意识类型

情境潜意识模型的核心观点就是非理性行为是潜意识与情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情境常态性(高vs低)和潜意识内隐性(高vs低)作为维度可以较好地描述和分辨不同非理性行为的特征。基于此,本章按照常态性和内隐性两个维度对图5−2进行重新绘制,结果如图5−4所示。

图5−4 一般人群的非理性行为模式图

由图5−4可以看出,五种非理性行为依照常态性(高vs低)和内隐性(高vs低)分为四类:人们在高常态高内隐(R1)状态下习惯依赖于启发式思考进行决策,表现为对决策情境进行无意识控制,但由于忽略情境的非常态特征而导致合取谬误和确定性效应;人们在低常态低内隐(R3)状态下则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驱使进行决策,表现为对决策情境进行有意识的摆脱,有可能由于过分强调情境的非常态特征而导致反射效应;人们在低常态高内隐(R2)状态下容易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表现为对决策情境进行无意识摆脱,有可能由于忽略情境的常态特征而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人们在高常态低内隐(R4)状态下则容易受到信念的影响,表现为对决策情境进行有意识控制,有可能由于过分强调情境的常态特征而导致过度自信。图5−4也清晰地展现了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经验、信念等非理性因素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不同非理性因素对于行为主体的影响机制虽存在不同,但信念的影响是贯穿于不同的人类活动中的,并与经验、情绪、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相融合,共同支配和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