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理论描述了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组织的典型特征;(2)组织的结构;(3)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4)组织中人与技术的相互作用。描述型理论(descriptive theory)解释现存的组织是如何运作的。一个好的描述型理论会提供组织是如何建构和运作的精确图景。规范型理论(prescriptive theory)则指明组织应该如何运作。在实践中,对描述型理论和规范型理论的划分并非完全清晰。在某个给定的理论中,两者的元素有可能同时出现。
例如官僚理论,描述了一个特定类型的组织,但韦伯(Max Weber)最初试图把它发展成为一个规范式理论。官僚理论是韦伯在19世纪晚期发展起来的有关组织结构的一个经典理论。在组织发展的早期,人们没有意识到要使用有效的方法去建构和管理组织。韦伯的观点是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和一系列有效的原则确保一个组织能够有序、高效运转。尽管在当今组织面对的环境下,官僚制是效率低下、反应迟钝的,但在19世纪,官僚制是组织结构发展的一种进步。官僚制的指导原则包括:
(1)职能的专业分工;
(2)明确规定的职权和等级;
(3)职权与职责的规章制度;
(4)处理工作情况的程序系统;
(5)人与人之间的非人格关系;(www.daowen.com)
(6)以技术能力为基础的雇员选择与提升。
韦伯认为,如果一个组织具备上述原则,则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合理性。这样的组织是机械式的,它可以合理又无情地运行,它精确、快速、明确、统一。有人认为按照韦伯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最终会成为官僚机构,因此将其提出的理论称为官僚理论。在一个组织发展的初期,因组织规模较小,人员比较少,组织的功能和业务在不断改变,一般采用非正式的、人治的组织形式,它灵活、快捷、成本低。但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以人治为主的管理无法满足组织成长的需要,这时,采用韦伯的官僚理论对组织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但随着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组织的等级结构越来越森严,组织内的规章制度越来越多,组织内的流程越来越复杂,这时,官僚主义就会产生。
巴纳德在其著作《管理者的作用》(The Function of Executives)中,将正式组织定义为一个由两人或更多人组成的有意识地协同工作的系统。在这个经典定义中,系统和人这两个词被着重强调。巴纳德对古典组织理论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们过于描述化,过于肤浅。巴纳德对官僚组织的观点也特别不满。他认为权威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官僚途径。巴纳德还强调组织中的协调。这一点反映了他对组织中人的因素的强调。他认为,一个协作系统的存在取决于参与者的沟通能力以及他们朝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意愿。因此,人在正式组织的创建和维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现代组织理论朝着不同的几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是将组织视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在组织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应用。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开放式系统理论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最简单的开放式系统包括:输入、转化过程以及输出。没有持续的输入、转化过程和输出,一个系统就不可能存在。将组织视为开放系统的关键是将外部环境视为重要的输入来源。在系统论术语中,组织的边界对外部环境来说是可以透过的。组织系统从环境中获得四种输入:物料、人员、财务和信息。组织的管理者对这些输入进行组合与转换,然后再以产品、服务、利润/亏损、员工行为和新信息的形式返回环境。下一步,系统会接收环境对这些输出的反馈。
组织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是权变观点(contingency approach)。在管理研究的早期阶段,我们寻求对管理问题的普适答案,希望找到一种处方和最佳方案,能够适用于任何情况的组织。例如,研究者早期认为某些领导行为总是能够带动员工更满意、更努力地工作。然而,由于人类行为和组织环境的复杂性,所谓普遍适用的领导方法在根本上是不现实的。组织中很多情境和结果带有偶然性,即任何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权变的——取决于其他变量。对于组织结构的设计来说,权变观点的前提是不存在最好的组织设计,组织的设计必须适应当时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