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家谢立夫(Sherif)等人曾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非常经典的实验,为我们揭示了人们如何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转变为相互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群体。在该研究中,研究者请彼此并不认识的十二岁男孩参与夏令营。这些男孩均出身于中产阶级白人家庭,但来自不同的街区和学校。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历时一周),被试被分成两个独立的人群,彼此均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研究者安排两个人群分别从事修游泳池、做绳梯、玩垒球、做饭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该阶段的共同交往和活动,两个人群均分别从初始的聚合体状态转变为群体。而且每个群体都建立起不成文的规则,确立了非正式的领导者,并形成了其他一些组织化群体所具备的特征。两个群体甚至分别自发地为自己取了名字:一个叫“雄鹰”,一个叫“响尾蛇”。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中成员们的角色已经产生分化并稳定下来。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研究者安排两个群体相遇并开展了一系列比赛项目(例如垒球、橄榄球等)。经过这些竞争,两个群体中“我们”和“他们”的意识发生了显著的分化,出现了明显的“我们情感”(we-feelings)。每个群体的成员都将自己的群体看作是内群体(in-group),将对手看成外群体(out-group),而且认为内群体更优秀,而外群体的特点都不合自己的期望。显而易见,竞争引起了人们对外群体的敌意。这一阶段结束时,研究者请被试在两个群体中择友,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外群体成员做朋友的比例分别只有6.4%和7.5%。(www.daowen.com)
在实验的第三阶段,研究者安排被试们探索如何消除或减轻群体之间的冲突。两个群体进行了一系列共同的活动,例如一起用餐、一起看电影短片、一起玩撒豆游戏(即先把豆子撒下,然后拾起来猜测拾到的豆子数量)。不过此类尝试未能有效降低双方之间的敌意。
之后研究者进一步为两个群体提供必须进行合作的机会。例如共同协作将卡车拖出泥潭,一起修建野营基地的贮水池(如果不修建的话,两个群体都会缺水)。结果两个群体的敌对情绪明显得到了缓解。这些活动结束时,请被试们再次进行择友,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对方群体的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上升到三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一致的目标以及共同的交往和活动,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