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偏差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下总是倾向于做出某类归因的现象。这样的归因做起来速度较快。归因偏差尽管并不必然是错误的,但是与前述几种归因理论所描述的审慎推理过程相比,其做法确实相对比较大而化之。
常见的归因偏差包括以下三种。
(一)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人们在对他人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时,通常倾向于做内部归因(如性格、态度),而容易忽略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就是常会认为那只是个人的因素造成的,从而低估情境因素的影响。假设你在商场购物,在去收银台结账时收银员对你很不礼貌,根据基本归因错误,你很可能会做出内部归因,认为该收银员是个脾气不好或不懂礼貌的人。再比如,在高圆圆主演的电影《搜索》中,一开始主人公在公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实际原因是她在绝望的情绪中挣扎(查出癌症,而保险公司又拒绝理赔),实在顾及不到周围是否有老人需要座位。而愤怒的网民则认为她竟然拒绝给老人让座,一定是人品有问题。
研究表明基本归因错误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其他文化相比,美国和西欧文化影响下的个体更容易对行为做出内部归因。在米勒(Miller)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请来一些不同年龄的美国人和来自印度的印度教徒对一些常见的事件进行解释。她发现美国人更倾向于做内部归因,而印度人则更多地关注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一位美国人对于一位剽窃学生观点的教授的看法是:“他是个自我中心的人,只关心自己。”一位印度教徒在解释一个拿了1 500卢比建筑工程预付款却不动手干活的男人的行为时认为:“他失业了,他没有办法还钱。”
(二)行为者—观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bias)
同样的行为出现时,行为者会倾向于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而观察者倾向于用内部因素(如能力、性格、态度等)来解释行为者的行为。例如,你的项目不顺利是因为你能力太差,我的项目不顺利是因为运气不好;你拒绝担任志愿者是因为生性自私,而我拒绝担任志愿者是因为时间实在不允许。(www.daowen.com)
在尼斯贝特(Nisbett)等人针对行为者—观察者偏差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内容是他们最喜欢与之约会的女性的特点以及为什么选择自己目前的专业,然后从自己好朋友的角度对这些关于自己的问题再次做出回答。结果发现对自己的行为,被试提供了更多的情境因素(例如“她很聪明有趣”“化学界赚钱很多”);如果以朋友角度作答,被试则更多地提供了特质原因(如“我需要与能使我放松的人在一起”“我对化学专业特别感兴趣”)。
导致行为者—观察者偏差的一个原因是不同的视角造成了误差。观察者的视野被行为者的行为占据,从而导致对个体特质的过度归因。行为者不仅关注自身行为,而且会关注整个情境——环境、他人以及他们的期望等。另一个原因是行为者和观察者接触到的信息不同。行为者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的历史信息,所以更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情境因素。
(三)自我服务归因偏差(self-serving attribution bias)
人们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会倾向于将积极的结果做内部归因,而将消极的结果做外部归因。例如,你在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中获得了较佳的成绩,你会归功于运气好,还是归功于自己的认真努力?根据自我服务归因偏差,你大概会选择后者。再比如,有的人打球赢了认为是自己技术好,输了则会认为是状态不佳。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并维持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
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可能实际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功能。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当失业工人把被解雇归咎于外部因素时,他们会做出更多努力来寻找新工作,并且实际上他们的确更容易找到新工作。而当失业工人把失业原因归于自身特点时,他们付出的寻找新工作的努力以及找到新工作的可能性都要低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