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组织行为学:探讨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组织行为学:探讨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相貌、礼节与才华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都未能避免这种偏见。总的来看,在社会生活中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此在与人交往时,应注意自己给他人以好的第一印象。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了,他得知后连夜偷乘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中。娜坦丽虽然美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而她却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舞会、晚会。

组织行为学:探讨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一)首因效应

首因(primacy)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卢钦斯(Luchins)设计了两段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活动的文字。其中一段(简称E)描写吉姆与朋友们一起去上学,喜欢走在温暖的阳光下,在商店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等场景。这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一个活泼外向(extroversion)的人。而另一段(简称I)则将其描写成一个沉默内向(introversion)的男孩,如吉姆放学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阴凉的一边,在商店里静静地等候买东西,见到前天刚认识的女孩也不打招呼等。研究者将两段文字分别作E-I、I-E、只有E和只有I四种排列,让被试看完文字描述后在人格特质表上评价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四种情况下被试认为吉姆友好外向的百分比分别为78%、18%、95%、3%。这一结果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即前面一段信息对被试印象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往往会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例如,《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看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悦。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以广招人才著称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苦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相貌、礼节与才华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都未能避免这种偏见。

总的来看,在社会生活中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了某种第一印象,以后不仅难以改变,他们还会寻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尽管以后这个人所表现出的特征或行为并不符合原先的印象,人们仍然要坚持,这就是信念固着偏见。因此在与人交往时,应注意自己给他人以好的第一印象。

(二)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例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最近或最后发生的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卢钦斯曾对上面提到的首因效应实验条件进行了改变,其一是提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其二是将E、I两段描述隔开呈现给被试。念完一段后花5分钟时间让被试做无关的工作,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然后再将另一段描述呈现给被试。在这种条件下,大部分被试根据后面一段的描述去评价吉姆的特征,这证明了近因效应在起作用。

(三)晕论效应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人们对某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所笼罩,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所笼罩,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这就像刮风前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或称晕轮)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

在戴昂(Dion)等人的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分别让被试看一些很有吸引力的人、一般人和缺乏吸引力的人的照片,然后请他们评定这些人的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与有无吸引力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结果发现有吸引力的人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而缺乏吸引力的人则得到了较低的评价(具体见表6-1)。

表6-1 晕轮效应的作用

注:表中数字越大,表示所评定的特征越积极。

现实中晕轮效应的例子非常常见。例如《韩非子·说难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卫灵公非常宠幸弄臣弥子瑕。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了,他得知后连夜偷乘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中。然而按照卫国法律,偷乘国君的车子需要处以刖刑(把脚砍掉)。然而卫灵公不但没有惩罚他,还夸奖弥子瑕孝顺母亲。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卫灵公尝。卫灵公不仅没有动怒,还表扬了他的爱君之心。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宠幸了,卫灵公由厌恶他的外貌而厌恶他的其他品质,甚至以前被他夸奖过的两件事,现在也成了弥子瑕的“欺君之罪”。

俄国大文豪普希金也曾经因为晕轮效应而栽了大跟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誉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跟她结了婚。娜坦丽虽然美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而她却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舞会、晚会。普希金为此丢下了文学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一颗文坛巨星就此早陨。在普希金的心目中,一个漂亮的女人必然也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实际上并非一定如此。(www.daowen.com)

晕轮效应具有表面性和弥散性等特点。这种效应往往产生于个体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阶段,因而容易受感、知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他/她的认识仅仅聚焦于一些外在特征上。例如仪表堂堂的人未必是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的人未必面和心慈。晕轮效应的弥散性体现在,我们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自我实现预言

有的时候知觉者的预期真的可以改变知觉对象的行为。这种因为预期而导致别人真的做出符合预期的行为的现象被称为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一般通过三个步骤形成:首先,知觉者对某个人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主管觉得小王很有能力);然后,知觉者会根据这个预期对当事人采取行动(主管会关心小王的工作情况,鼓励他好好工作并称赞其工作表现);最后,当事者会对知觉者的行为做出反应,让知觉者感觉这个行为符合其预期(小王因而在工作上表现优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双方都不知道这个过程正在起作用,知觉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有特定的预期,也不知道这个预期会影响知觉对象的行为,他会对别人的行为做内在归因(小王的工作能力真的很强)而非外在归因(他们本身的预期)。

不过以下三种情况可能会阻碍自我实现预言:①当知觉者希望对别人的印象是正确的;②当事人察觉到知觉者对他/她的预期很不符合他/她对自己的观点,他/她就会努力去改变知觉者的预期,并且通常都能成功地扭转知觉者的观点;③当事人对自己的观点非常有信心,那么他/她就不太可能因为知觉者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五)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只因为某人隶属于某个群体,就认为这个人拥有某些特征。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听到某人是客家人,就觉得他克勤克俭。最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是有关性别的,一般人会觉得男性是有权力的、勇于冒险的、独立的,而女性则是柔顺的、多愁善感的、迷信的。在组织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一些以性别、年龄、种族甚至是体重为基础的刻板印象言论,如“男性对照顾孩子不感兴趣”“女性不会为了晋升而调动工作”“老年人无法学会新技能”“亚裔移民勤奋而负责”“肥胖者缺乏纪律性”等等。

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或同一地域中的人,在心理、行为方面确实会存在一些相似性;同一年龄段或同一职业的人,他们的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比如在地域方面,人们有美国西部牛仔英国绅士、观念保守的东方人、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等印象;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加守旧等;在职业方面,人们会想到教师的文质彬彬、医生的严谨或商人的奸诈等。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这些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刻板印象。

我们通常通过两种途径形成刻板印象。一种是我们直接与某些人接触,然后将这些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和固定化。例如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直接获得关于干部、工人、教师、商贩的印象。另一种是通过间接材料而形成的。比如大众媒介的描述、他人的介绍等。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为我们塑造了大量的刻板印象。我们从电视和其他媒体中看到了我们无法实际接触到的各种类型的人,进而对他们形成特定的印象。

为何刻板印象会一直保留着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刻板印象会让我们节省认知资源。另外,当我们对某个群体有偏见时,就会选择性地搜集他们符合我们预期的反应。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自验预言,亦即我们对别人的信念会引发他表现出符合我们预期的反应。

克服刻板印象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深入具体的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进行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代表性、典型化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先刻板印象中与现实不符的信息,以获得准确的认识;另一种是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新审视和关注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六)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假设其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感受等,认为其他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这也就是把自己的特性和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的一种认知倾向。比如,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其他人都是善良的;喜欢妒忌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结为妒忌。

心理学家罗斯曾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他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询问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显示,48名大学生同意背着牌子在校园里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这么做。而拒绝背牌子走动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这么做。这些学生都是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了其他学生身上。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很多时候可以从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自身的心理特征或真正意图。由于人们有一定的共同点,有相似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毕竟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简单、胡乱地投射一番,就容易出现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