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Eisenhardt(1989)的架构,将案例研究过程分为八大步骤:启动、案例选择、研究工具和程序设计、进入现场、数据分析、形成假设、文献对比、结束研究,如表2-4所示。
表2-4:案例研究的执行步骤
续表
(一)启动
界定研究问题对于案例研究非常关键,这有助于确定哪些类型的组织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以及一旦进入实地,需要搜集的数据种类。此外,在启动阶段还需根据推测事先确定一些构念,这么做的价值在于帮助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加精确地测量构念。如果随着研究的进行,这些构念被证明是重要的,那么形成理论的实证根基就会更加坚实。虽然事先确定研究问题和可能的构念是有益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它们都带有试验性,任何构念都不一定会保留到最后的理论中,同样,在研究过程中研究问题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案例选择
尽管研究者应事先界定研究问题,甚至参照现有文献来确定一些潜在的重要变量,但同时应尽量避免预设理解和假设,以保留理论构建的灵活性,尤其是在研究过程的最初阶段。案例研究中总体定义了研究样本所来自的实体集,恰当的选择总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外部变化,有助于限定研究发现的适用范围。案例研究采用的是理论抽样的方法,即所选择的案例是出于理论的需要,而非统计抽样原因(Glaser&Strauss,1967)。理论抽样的目标是要选择那些可能复制或者拓展新型理论的案例。
(三)研究工具和程序设计
借助案例研究通常会综合采用多种数据搜集方法,比较普遍的有访谈、观察和借助文档资料,但并不局限于此,如Bettenhausen和Murnighan(1986)的案例研究运用了实验数据。运用多种数据搜集方法的道理和假设检验研究一样,即基于多种数据搜集方法的三角测量使得构念和假设具有更坚实的实证证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定性和定量数据的综合使用。虽然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常常被当成是可互换的概念(Yin,1981),但是案例研究可以只使用定性数据或只使用定量数据,或两者同时使用(Yin,1984),而且能产生协同效应。此外,案例研究需要组建多成员的研究团队,如此可以增强结论的可信度。(www.daowen.com)
(四)进入现场
案例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常常重叠进行,这不仅使研究者的数据分析有个好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可以发挥数据搜集灵活的优势。现场笔记(field note)作为研究者自己或研究团队的现场工作记录,是数据搜集和分析的重要工具。案例研究的目标不是产生一系列观察的统计结论,因此,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数据搜集机会或者有新思路涌现,那么通过调整数据搜集方法来利用它们就是合理的,前提是这个调整可能会使理论的根基更扎实或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以完善最终的理论。
(五)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案例研究的核心,研究者在这一环节需要面对海量数据,如何从大量的现场笔记中得出最后的结论,也极难说清楚。尽管如此,案例内的数据分析还是有章可循的,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文本(text)、发展编码类别、指出相关主题、数据聚焦与检验假设、描绘深层结构(Carney,1990)。
除了案例内的分析外,在进行多案例研究时,也需要进行案例间的比较。在进行案例比较时,需要突破对单一案例分析所形成的意见,即研究者需要突破最初的印象,使用结构化和多样化的视角来分析数据。跨案例分析方法提高了发现准确、可靠的理论的可能性,增加了研究者捕捉到那些可能存在于数据中的新发现的机会。
(六)形成假设
通过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研究者已对数据产生了总体印象,试验性的主题、概念甚至变量间的关系开始逐渐清晰。形成假设过程需要系统地比较形成的框架与各案例中的证据,通常包括构念的测量和关系的验证两个步骤。在提炼构念时,首先需要完善构念的定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证据以在每个案例中度量该构念。形成假设的第二步是验证构念间的关系是否与各案例中的证据相符,其潜在的逻辑是把一系列案例当成一系列实验,每个案例都可以支持或不支持假设(Yin,1984),不支持假设的案例则提供了完善和拓展理论的机会。
(七)文献对比
文献对比的主要目的是将形成的概念、理论或假设同现有文献进行比较,包括探究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矛盾之处,以及原因是什么。当研究结果与过去的研究类似或支持现有理论时,代表证据更为强而有力,理论所具备的内部效度更为坚韧、外部效度更强,同时构念的可信度和正当性更高。而与现有文献冲突则意味着机会,对冲突结果的比较迫使研究人员采用比没有比较时更具创新性、突破性的思考模式。结果既能对形成的理论和与此相矛盾的文献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也能精确界定当下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总体而言,将案例研究形成的理论与现有文献相联系,有助于提高案例研究的内部效度、普适性和理论水平。
(八)结束研究
准备结束研究时,有两个问题很重要:一是何时停止增加案例,二是何时结束理论和数据的反复比较。对于第一个问题,在立项的情况下,当理论达到饱和时研究者应该停止增加新的案例(理论饱和就是在某个时点上,新获得的知识增量变得极小,因为研究者看到的现象都是以前看过的。Glaser&Strauss,1967)。对于第二个问题,何时停止理论和数据的反复比较,饱和度同样是核心判断标准,也就是当进一步改变理论的可能性达到最小时,就停止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