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理解下述准实验设计的方法,我们首先设定一个准实验案例,我们假设监控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监控通过在企业里安装摄像头来实现,工作绩效采用企业人事部门的绩效考核数据,实验是在国内某个从事服务工作的企业中进行的,被试无法随机分配。下面的设计方法都以这个假设案例来说明。
为了更好地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往往需要在实验中加入控制组,但是受实际情况的限制,准实验中有可能无法设置控制组,这种情况我们不做单独考虑。以下几种设计方法均默认加入控制组,如果没有控制组,只要在对应的设计方法里去掉控制组即可。
(一)单后测设计
这种设计没有前测,只有实验处理和后测。
实验组:实验处理后测
控制组:后测
单后测设计如果没有控制组,就无法确定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后是否有所变化,也就难以知道自变量对因变量是否有影响。在设置控制组的时候,应当尽量保证控制组和实验组的被试同质,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被试间差异带来的误差。
如果用单后测设计来研究监控对绩效的影响,对于实验组,直接在一个部门里安置监控,然后测量被试的工作绩效;对于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在同一个时间点,直接测量另一个部门的绩效,然后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的工作绩效是否有显著差异。
(二)单前测、后测设计
这种设计在单后测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前测,这样可以比较实验处理前后的变化。
实验组:前测实验处理后测(www.daowen.com)
控制组:前测后测
加入控制组可以控制成熟、练习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的效度。如果用单前测、后测设计来研究监控对绩效的影响,则在实验处理前,对两个部门的员工的绩效进行测量,随后对于实验组,我们在一个部门安置监控,对于控制组不做处理,然后测量两个部门的员工绩效。这样可以比较实验处理前后工作绩效的差异是否显著,也可以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是否显著。
(三)多次前测、后测设计
该设计方法也叫时间序列设计,就是在实验处理的前期和后期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分析测量的结果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从而可以对实验处理的效果进行推断。这种设计形式如下:
实验组:多次前测实验处理多次后测
控制组:多次前测多次后测
时间序列设计可以很好地控制或平衡成熟、历史、练习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受到某些特殊事件的影响,或者说被试在这段时间身心成熟了,这就容易使得测验结果出现异常值,如果只是采取前后两次测量,那么极有可能被异常值所混淆,但是时间序列设计看的是总体趋势,而不看具体某个时间点,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历史和成熟因素的影响;再比如被试在先前的测试中对测验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会对下次测量产生练习效应,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但是通过在时间序列中的多次测量,被试对测试已经非常熟悉,练习因素则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当然也正因为多次测量,被试有可能会疲劳、懈怠。
如果用时间序列设计的方法来分析监控对绩效的影响,那么我们首先在企业中选取两个部门,一个部门是监控组,一个部门是非监控组。对于监控组,在安装摄像头前,连续2个月对被试进行4次绩效测量,每半个月测试一次,随后在部门中安装摄像头,并且让员工都看到并了解摄像头的存在,然后再连续测试4次,半个月一次,这样就产生了8组数据;对于非监控组,也进行8次测量,半个月一次,只不过始终不安装摄像头。假设最终得出的数据结果如图2-4所示,从图2-4可以清楚地看到,加入监控后绩效的总体趋势是升高的,说明实验处理有一定的效果。如果只看实验处理前后的两次数据,会以为绩效下降了,其实这可能是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
图2-4 时间序列设计结果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