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戏曲程式化表演的审美意蕴与戏剧文化历史及表演艺术

戏曲程式化表演的审美意蕴与戏剧文化历史及表演艺术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就中国传统戏曲表演总体而言,也是一种程式化的表演。戏曲程式化表演凝结了历史发展中长期累积和完善起来的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的综合与体现赋予了戏曲表演独一无二的美学品格,从而令中国的演剧艺术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形态。总而言之,戏曲表演中的程式,无论是四功五法还是唱做念打,均体现着深厚的美学内涵。

戏曲程式化表演的审美意蕴与戏剧文化历史及表演艺术

戏曲是融诗、歌、舞于一身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在其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综合了武术杂技、朗诵、歌唱、舞蹈、绘画甚至是魔术等各种艺术门类而得以逐步完善。

中国戏曲美学总体而言,它与中国艺术论中虚而非实、无而非有、假而非真的思想有着血缘关系,这种思想的源流是老子哲学。老子认为对一切事物的观照最后都应该落实于对“道”的观照,“道”不仅是“有”,而且是“无”,是“有无”“虚实”的统一。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艺术通常不注重对事物的照实模仿。中国美学中关于“真实”的理解与西方美学的“真实”也不同。例如,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也有“写真”一说,但其“写真”的图像并非对现实事物的描摹,甚至与现实景象相去甚远,其实质遵从了中国哲学生命意义上强调人生幻而非真的思想。陶潜诗云:“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中国古典艺术的追求和体现中,一种“似则不是,是则不似”“像兮非真,真兮非像”的美学观念常常用以阐释由幻及真,由真及幻的思想。模仿外部世界,纵然与外部世界接近一致,其实也是假的,所以艺术家所要追求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高的美和真实。受这一美学传统的影响,中国艺术创造出具有特别形式美感的艺术样式,戏曲艺术就是其中一种。

从表演方式到空间处理,中国戏曲的表现方式、美学意境与中国古典绘画精神是相同的,注重“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甚至和中国诗歌的意境也是相同的。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程式手法,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创造戏剧的时空情境,从而达到“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的境地。其高度自由的时空处理方法,使“真”“美”“神”充分地融合在演员的表演艺术之中。舞台虽小,却可以幻化出广阔的社会生活,丰富的故事内容,精彩的艺术形象以及曼妙的舞台意象。

程式化的表演方法是戏曲艺术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自周秦乐舞始,几千年来积淀而成极为丰富多彩的演剧程式:剧本、音乐、唱腔、板式、曲牌、锣经、装扮、行当、脸谱、服饰、布景、刀枪、把子无不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规范和秩序,有着极为严整的“规矩”。作为体现着综合性、虚拟性的审美意蕴的戏曲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程式性。

那么,什么是程式呢?关于程式,戏曲艺术家、理论家阿甲先生有过归纳,他认为程式是戏曲表现形式的材料,是对自然生活的高度的技术概括。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就中国传统戏曲表演总体而言,也是一种程式化的表演。这种程式化的表演充溢了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

中国戏曲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既能够表现生活的真实又能够用简洁而又洗练的典型化动作,将戏剧的时间、地点和特殊的情景展现出来。《秋江》中陈妙常的程式化、舞蹈化动作和船翁的一支桨就能够配合出“神游江上”的美学意境。中国传统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本民族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得真和美,内容与形式能够达到高度和谐的统一。

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具体的形式,程式虽然也属于艺术形式的范畴,但并非一种简单浅显的形式,它是戏曲艺术因其自身的发展要求,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锤炼所形成的具有审美意蕴的范式。它源于对生活形态的概括、提炼、想象、变形并加以舞蹈化、规范化、节奏化,进而赋予其基本的固定形式。所以,程式的生成,既体现着真实的生活依据,又沉淀了较日常生活更为鲜明、生动、凝练、富于美感的艺术创造。戏曲程式化表演凝结了历史发展中长期累积和完善起来的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的综合与体现赋予了戏曲表演独一无二的美学品格,从而令中国的演剧艺术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形态。总而言之,戏曲表演中的程式,无论是四功五法还是唱做念打,均体现着深厚的美学内涵。

首先,在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中,唱、念讲究的是音色和韵味;做、打讲究的是形体和韵律。凝结在每一个程式动作中严格的技巧规范体现着民族传统艺术的严谨深厚。云手、腕花、跨腿、鹰展翅、风摆荷叶、虎跳等等固定的表现程式,是历代艺人观察自然和生活的主观感觉、思想、情感和意志的集中体现。龙驰虎骤,鸟飞鱼潜,无不是戏曲表演审美取材的对象。戏曲表演从自然造化中萃取形神,超越简单的模仿,追求最高的美和自由的精神,令它获得了纯美、规范而又传神的特性。

其次,戏曲表演的每一个程式化动作都有着严格的技巧规范。技艺性是戏曲表演的鲜明特征,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就是对戏曲演员的技艺要求,没有经过严格而又艰苦的基本功训练根本无法登台表演。“四功五法”更是体现了对表演动作的技巧性和规范化的严格要求。比如生行踢袍这个动作,看似平常,实则体现着演员的基本功。踢得太正,袍子裹脚;踢得过偏,袍不附脚;必须不偏不倚、不高不低、恰到好处,才能使袍角稳落手中,动作方能呈现干净利落、潇洒果断的美感。

再而,程式的规范化不等于僵化,程式运用可以是灵活的。程式灵活自如地运用,可准确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传达人物的思想、渲染人物的心境、烘托人物的精神面貌。比如京剧旦角唱的西皮倒板的板式旋律,在《玉堂春》中“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是用于表现苏三的悲伤、胆怯的心理的;而在《穆柯寨》中“穆桂英跨雕鞍忙传一令”,又是用来表现穆桂英自信、豪放的心态的。同样是“鹞子翻身”,《小放牛》中就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活泼、矫健灵活;在“白虎堂”受刑一出中就用来展现林冲的痛彻心扉、竭力挣扎。又比如同是短打武生,林冲要武中带文,燕青要武中带秀,武松要武中带狠。同为带“黑三”扮相的人物,《宝莲灯》中的刘彦昌和《击鼓骂曹》中的祢衡,前者须讲求学士风范,而后者却带有狂傲之气。相同的程式,运用的不同,可以塑造出全然不同的人物性格。程式化表演体现了严谨规范中求自在,高度技巧中求美感的表演境界。戏曲演员既要严格地依从和体现程式的规范,又要依据角色的需要,灵活地驾驭行当程式,创造性地运用程式,才能塑造好不同的艺术形象。

此外,戏曲行当程式有着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演员只需掌握某一行当的基本功和内在规律就能够获得艺术创造最基础的表现力。程式为演员刻画某一行当的角色的内心活动和外部行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其稳定性的特点体现在行当中,任何行当的演员,只需出场,举手投足之间,观众即可辨认其大致的性别、年龄、性格和身份来。六十多岁的演员凭借着花旦行的基本功,照样可以在舞台上塑造十五六岁的丫头。与此相反,凭借着老旦的基本程式和行当技巧,未成年的孩子也可以在舞台上塑造老生和老旦的模样,这正是行当程式的稳定性特征的体现。

传统的程式动作可以突破和创新。京剧泰斗王瑶卿首先突破京剧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的泾渭分明的界线,首创了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体的“花衫”行当。在塑造年轻女性形象上克服了以往中听不中看,或中看不中听的局限性,增强了艺术的综合表现力和魅力。梅兰芳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深化和开拓中,不断完善“花衫”这个新行当,塑造了虞姬、穆桂英、赵艳容、杨玉环等不朽的舞台艺术形象。梅兰芳先生对于程式的更新和发展有一句名言:“移步不换形。”所谓“移”就是对程式的更动,“不换形”就是指不脱离原来的程式基础。正是依循这样的创作理念,他在《贵妃醉酒》中沿用传统程式动作“卧鱼”,赋予了杨贵妃闻花的形式和内容,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借酒浇愁的杨玉环的苦闷心境。《四进士》中宋士杰初见顾读时,通常都是先面向里叩头,然后转向外跪,再念大段韵白:“嗨嗨,阎王不要命,小鬼不来传,我是怎样得死呀”。周信芳先生的表演,从背对观众开始,面朝里跪于下场台角,恰与顾读形成一个斜对角。念白时语调抑扬顿挫,节奏愈来愈快,把一个巧言善辩、尖酸老辣却又不乏正义感的老讼师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周信芳先生对已有程式进行适当的变通和巧妙的活用,他的创作,为京剧表演的程式化发展到个性化的表演拓宽了空间。梅兰芳说,演员不但要掌握所担任角色的全部技术—程式—达到准确灵活的程度,还必须根据剧本所规定的情节,充分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戏曲表演崇尚表现与体验的融合,演员与角色之间处于一种“情虽是假,感却要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状态。以审美“心理距离说”来审视戏曲表演,演员和角色正是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恰当距离。(www.daowen.com)

传统戏的程式动作,是从旧时代的生活中提炼和美化而来的,排新戏虽然离不开传统技巧,然而传统手段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内容进行新的发展,只要符合生活逻辑、符合人物性格,就可以创造新的程式。

学戏有如习书,虽将颜、柳、褚、苏、米、黄、蔡一一临过,然书法最高的艺术造诣还在于要化成自己的风格。焦菊隐先生认为艺术最可贵的创造必先讲究“守格”,然后才能“破格”和“创格”。“守格”并非指死守传统,死抱程式不放,与其死守传统的程式,不如研究程式生成和发展的美学历程及内在规律。真正体悟戏曲艺术创造的内在规律,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方能保持戏曲表演艺术鲜活的生命力,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注释】

[1]张晶.审美情感·自然情感·道德情感[J].文艺理论研究,2010(01).

[2]支涛.“味匣子”训练法对戏曲演员训练的启示[J].艺海,2009(09).

[3][德]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戏剧小工具篇[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7—15.

[4]现代艺术出版中心.漫谈话剧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张扬与理性控制.http://blog.sina.com.cn/s/blog—ddae73670102v54y.htm/.2014—09—14.

[5]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M].安徽:安徽出版社,1998—04.

[6]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4.

[7][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郑雪来,姜丽.孙伟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03—01.

[8]朱华阳,丁友芳.“命运”主题的析光—论《雷雨》的“封建意识”[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