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戏剧表演艺术:演员当众表演的魅力

戏剧表演艺术:演员当众表演的魅力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演艺术是演员当众表演的艺术。《辞海》为戏剧所下的定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所以,表演艺术是演员面对观众,利用自己的身体所进行的艺术创造。正因为表演艺术的创造过程和观众的欣赏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故而,表演艺术又是不可重复的艺术。

戏剧表演艺术:演员当众表演的魅力

表演艺术演员当众表演的艺术。《辞海》为戏剧所下的定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虽然这个定义和确定情节作为戏剧重要构成的传统戏剧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现代派戏剧中,情节有时候并不被强调,甚至被淡化,然而,把戏剧艺术存在的基础审美形态指向演员当众表演的艺术,依然是异常清晰和正确的。日本戏剧家河竹登志夫也认为戏剧是由演员扮演成剧本中的登场人物出现在观众面前,并在舞台上凭借其形体动作和语言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

作为20世纪戏剧革新的重要人物,彼得·布鲁克曾说“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

在彼得·布鲁克不失现代观念的概括中,依然明确了表演艺术定义中三个不可被改变的、至关重要的要素,那就是:演员的身体(身体)、展示的过程(展示)、观众的存在(观众)。所以,表演艺术是演员面对观众,利用自己的身体所进行的艺术创造。

表演艺术审美创造的完整性必须体现在演员的创造和观众的欣赏这一过程之中。也就是说,没有观众的欣赏,表演艺术的创造就还没有真正地得以完成。无论是戏剧的发端时期,还是发展时期;无论是戏剧的古典时期还是现代时期;无论是现实主义或是现代主义的演剧样式,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即“观演关系”构成了戏剧最基本、最本质的一对关系。

在这对戏剧最为本质的关系中,演员运用自己身体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通过活的躯体(形体、动作、表情、声音、语言以及一切自然的身体条件)向观众展示能够创造和呈现艺术形象的一切符号和信息。演员的表演必须面对观众,演员的创造过程和观众的欣赏过程是同步进行的两种审美过程,观演过程中既包含了美的思索和创造,也包含了美的体验和感知。表演艺术的审美过程起始于演员的创造,成于观众的欣赏,其共同的美学旨归是“意象”。其间,演员心中的“审美意象”,演出空间里呈现的“角色形象”,以及观众观看角色而生成的“美的意象”,如果能够达到全然的一致,当然甚佳,事实上,这三种意象很难达到绝对的统一,往往存在着差异性。表演艺术不是演员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艺术,其艺术的目标就是为了影响和感染人群。如果观众不到演出场所来欣赏,表演也就毫无意义,美的创造过程就不完整。(www.daowen.com)

戏剧艺术是观演双方在同一时空中“集体体验的艺术”,看戏是一种集体欣赏的艺术和文化活动。马丁·艾思林认为戏剧欣赏是一种“仪式”—“集体体验”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中,观众是成就戏剧和戏剧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戏剧欣赏中,演员的艺术享受是双重的,一方面来自艺术创造,另一方面来自观众的共鸣反馈。

因为表演艺术是当众表演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任何其他的艺术家,可以在具备灵感的情况下进行创作,作曲家画家或者诗人都习惯于等待灵感的出现,没有灵感可以不写作,没有灵感可以不绘画,但舞台艺术家却无法坐等灵感的到来。大幕拉开,作为创作者,演员无法退缩,他必须激发起自己的创作冲动,并为创作的冲动所驱使,调动起热情和感觉,点燃起表演的欲望,哪怕瘤疾在身,哪怕要事缠身,哪怕极端痛苦,他也必须主宰自己的灵感,坚守演员的天职,全身心地投入扮演而不仅仅只是背诵。这就是表演艺术极具挑战性的一面,也是表演艺术家不平凡的一面。

正因为表演艺术的创造过程和观众的欣赏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故而,表演艺术又是不可重复的艺术。没有两个演员可以塑造完全一致的哈姆雷特,即便是同一个演员也不可能两次重复同样的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