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戏剧表演艺术:主体、工具与作品高度统一

戏剧表演艺术:主体、工具与作品高度统一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演艺术是审美创造的主体、工具和艺术作品三者高度统一的艺术,这是表演艺术最重要的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又一本质特征。于演奏家而言,是演奏的乐器;于画家而言,是画布(纸)、画笔和颜料;于雕塑家而言,是石头、木头、金属等材料和锤子、凿子等工具,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其创造主体、工具和作品总是分离的。最终将主体、材料、工具和艺术创造的成果加以融合,完成角色创造的整个过程。

戏剧表演艺术:主体、工具与作品高度统一

表演艺术是审美创造的主体、工具和艺术作品三者高度统一的艺术,这是表演艺术最重要的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又一本质特征。任何艺术总是离不开其创造和体现的物质性承载。于演奏家而言,是演奏的乐器;于画家而言,是画布(纸)、画笔和颜料;于雕塑家而言,是石头、木头、金属等材料和锤子、凿子等工具,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其创造主体、工具和作品总是分离的。唯有表演艺术达到了“三位一体”的高度融合。正如19世纪法国著名演员哥格兰所说,演员是将自己作为“画布”,用“笔”和“颜料”往自己身上涂抹、绘画,塑造出一个表演艺术作品—角色形象来。

表演艺术的创造主体是他自己—演员,工具是他自己—本人的身体(一切源自身体的自然条件),艺术的作品是剧中人的形象—仍然是他自己,创造的主体、材料、工具和艺术创造的成果全部结合在演员的身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表演艺术是演员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节奏、意志表情、语言等有选择地赋予角色,从而在自己的身体上创造出一个有别于“自我”的“他者”,这个“他者”,就是“角色”。

这个作为“他者”的“角色”,所要体现的正是表演美学本体中“审美意象”。“角色”,或者说是表演艺术的“审美意象”,对演员而言并非一个既成的、实体化的存在,而是在他第一次接触有关“角色”的若干信息时,在审美创造活动中生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这是一个动态过程,离开了这个动态的审美过程,意象的美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关于角色的文字和信息躺在剧本中,当演员没有对他进行审美观照时,这个美的“意象”就不会生成,只有当这些信息进入演员的审美活动(审美体验)中,演员才能体验到并创造出关于角色的外形、性格、体态、举止、声音,诸如此类。最终将主体、材料、工具和艺术创造的成果加以融合,完成角色创造的整个过程。

此外,表演艺术和其他艺术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欣赏绘画艺术,不一定需要观赏画家完成画作的整个过程,只需欣赏最后的艺术成品就可以了。而欣赏表演艺术就不一样了,观众虽然不一定要观看演员排练的过程,但是一定要欣赏从演出开始到演出结束的整个过程。欣赏在这段时间里,演员创造角色,演员进行表演的全部行为。在这个动态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演员创造了他动态的艺术作品。这个艺术作品呈现给观众的美,是不能作为实物收藏的,只能够短暂地存在于一定的时空里。所以,只有绘画雕塑等艺术,才能作为艺术品加以收藏,没有听说谁能收藏一个演员和他的艺术。画家逝去,他的艺术品可以在美术馆展览,演员逝去,他的艺术就不存在了。胶片可以纪录演员的表演,但纪录的影像和活人的艺术有本质区别。正因为演员自身与他的作品高度融合的特征,观众常常因为喜欢某个演员所塑造的角色,继而喜欢这个演员。(www.daowen.com)

1992年,于是之先生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得不离开他钟爱的舞台,那一年《茶馆》举行了告别演出。就在演出的观众席里有的观众自发地打出了“是之,我们爱你!”的横幅,有些没有买到票的观众在剧场外苦苦等候,一再请求剧院工作人员放他们进去,为的仅仅是看看于是之先生的谢幕。观众喜欢于是之先生扮演的诸多角色,喜爱他的表演艺术,喜欢程疯子、喜欢王利发,又喜欢于是之,总之,他们热爱美的艺术形象,也热爱创造美的形象的艺术家。20世纪著名的导演莱茵哈特这样概括演员的特殊性:演员既是雕塑家也是雕塑;他是现实与幻想之间最远的交界线上的人,他站在那里,双脚跨越这两个领域。演员的自我暗示力量非常强大,不仅可以在他身上造成内在的心理变化,甚至能导致外部的形体变化[2]

演员在审美空间里进行艺术创造的时候,他既是艺术品的创造者,同时在他自己身上成就了艺术品的完成形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演员的表演就没有戏剧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