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京剧艺术遭遇西方强势文化和高新技术的冲击,面临新的挑战。中央关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为京剧艺术的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1991年到1992年,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和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相继成立,对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表演艺术及重要艺术资料进行抢救、整理、出版和研究;支持有重要意义的振兴活动,培植新的京剧人才,对振兴京剧有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陆续举办梅兰芳金奖大赛、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国京剧之星推荐演出、京剧新剧目汇演、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活动、梅兰芳周信芳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中国京剧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为京剧界提供了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激发了京剧专业人员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实践热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健康的竞争机制推动了演出市场的繁荣,也促进了京剧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上海、天津、吉林、辽宁、湖北、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市戏曲院校均设有京剧专业。特别是中国戏曲学院,作为戏曲界最高学府,在1996年承办了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迄今已举办了五届,共培养京剧人才150名之多。于魁智、张建国、李军、张克、朱强、王现瑜、李宏图、奚中路、赵永伟、杨赤、孟广禄、李胜素、王蓉蓉、邓敏、迟小秋、张火丁、李海燕、史依泓、耿巧云、袁慧琴等演员,作为跨世纪的优秀京剧人才,已成为当今京剧舞台的中坚力量。(www.daowen.com)
与京剧专业人员素质提升相呼应,业余京剧团体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普及京剧艺术,传播京剧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京剧爱好者是京剧界的特殊人员,其中不乏艺术造诣深厚的票友,特别是一些濒临失传的京剧技艺、后继乏人的京剧流派在广袤的业余舞台还能寻到踪迹。近年,随着京剧在青少年群体的日益普及,京剧爱好者的年龄层次逐渐向年轻化发展。而且,伴随京剧艺术走出国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的戏迷开始粉墨登场,许多国家开展业余京剧活动,一批外国爱好者还专程到中国学习京剧艺术。
京剧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口传身授,属于不可复制的过程。媒介传播的进步给京剧艺术的普及、交流、继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纷纷开辟京剧的专门领地,京剧音像、影视资料得以大量录制和出版。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历时十年,挖掘、抢救了大量老艺术家创作的精品剧目,为后人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