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传承在20世纪面临了多次的困境,1956年经过整理改编的昆曲《十五贯》晋京演出,自4月6日起在北京广和剧场共演46场,满城争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古老的昆曲在20世纪50年代的特殊时代空气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得到热切关注。《十五贯》的这一重新演出在昆曲传承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带来了昆曲复苏的新机遇。在《十五贯》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许多影响至今的昆曲保护工作。1956年11月3日至28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大型昆曲观摩演出活动,邀请全国南北昆曲艺人在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演出折子戏124出。当时第一流的昆曲家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周传瑛、朱传茗、张传芳、华传浩、俞振飞、徐凌云等人皆参加演出,对昆曲在当代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20世纪50年代相继成立的昆曲院团,无疑是昆曲保护传承工作最具体的体现之一,上海、江苏、北京、浙江、湖南、河北等地都建立了昆曲院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昆曲传承一脉并未断绝,至今保留有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浙江省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永嘉昆剧团七大昆曲院团,坚守着文化传统和底蕴。近50年来,各昆曲院团培养了大批昆曲演员。上海昆剧团吸纳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戏曲学校“昆大班”“昆二班”培养的一批优秀学员,其中,蔡正仁、计镇华、岳美缇、华文漪、梁谷音、张润澎、王芝泉、刘异龙、张静娴等在今天已成为上海昆曲“第一代”的名角儿;北方昆曲剧院在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等著名艺术家的悉心传授之下,培养出李淑君、丛兆桓、周万江、侯少奎等著名演员,并吸收了蔡瑶铣等著名演员;江苏省昆剧院在“传”字辈艺人的精心培养下,推出了“继”字辈张继青、张寄蝶、林继凡等名家,至今,已称四代;浙江昆剧团培养出朱世藕、王世瑶、龚世葵、汪世瑜等“世”字辈名家,并有“传、世、盛、秀”四代之称;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湖南昆剧团、永嘉昆剧团也培养出许多著名演员。
文化部在1986年成立了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在昆曲人才培训、昆曲剧目汇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2001年5月18日昆曲以最高票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文化部根据既有的昆曲保护政策,进一步确立了“保护、继承、革新、发展”的“八字方针”,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近年举办了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等重要活动,并于2005年起开始实施“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各地也制定了适合地方发展规划的保护政策。以苏州为例,推出了《苏州市保护昆曲遗产工作十年规划纲要》,计划“精心构筑‘节’‘馆’‘所’‘院’‘场’与建立昆曲研究中心,筹建中国昆曲学院,打造昆曲之乡和活跃群众性曲社活动,做优昆曲电视专场以及建立昆曲网站和昆曲演出传播、海外交流中介机构,制定昆曲保护法规,这两个五位一体的格局”。(www.daowen.com)
进入21世纪,在民间人士的推动和昆曲院团由积极配合到主动运作的观念转变下,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1699·桃花扇》、厅堂版《牡丹亭》、北昆《关汉卿》、江苏昆剧院全本《长生殿》、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中日版《牡丹亭》、北昆新版《西厢记》等以前所未有的观众反响试图吸引着整个社会对昆曲的瞩目。在民间,京、津、苏、海外等地曲社亦以其一贯的热情传续昆曲文化,为昆曲的保护与传承竭尽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