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民国以来,即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叶,又涌现出一批新的剧种,如越剧、沪剧、豫剧、扬剧、黄梅戏、淮剧、吕剧、评剧、锡剧、拉场戏、楚剧、五音戏、花鼓戏、泗州戏、二人台、武安平调、高安丝弦,等等。
这些新剧种脱胎于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如大秧歌、二人转、花鼓、滩簧、跳神、清曲、唱书调、琴书、采茶、落子等,因而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中国民间的歌舞说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以往的历史中,正是诸如此类的民间艺术,孕育了中国灿烂的民族戏剧,而在清末民初之际,又滋生出新一代诸多不同声腔的剧种。
最初,这些新剧种在形态上都比较短小,有的是一人演出的独角戏,有的是二人演出的“二小”(小丑、小旦)戏,有的是三个人演出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后来,城市的发展给这种小型形态的新剧种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逐渐演变成大型剧种。(www.daowen.com)
中国自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及民族资本的发展,许多大、中城市获得畸形繁荣,并吸引了大批农民流入城市,充当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天灾人祸的频仍,也是导致破产农民涌进城市的重要原因。那些进入城市的农民,有的擅长表演小戏,由于脱离了对土地的依附,便各以自己的一技之长,组织成一个个演戏班子,转变成立足于城市、靠卖艺谋生的艺人。这个过程通常表现为:由农村进入城市;由地摊走上舞台;由业余性质的演出,变成职业性质的演出;由流动演出,变成有固定班社和固定场所;戏班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演二小戏或三小戏的小戏,变成演多种人物和行当的大戏;由演生活小戏,变成演具有广阔社会内容的大戏。大约每个剧种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