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宋戏文演艺历史与《张协状元》

南宋戏文演艺历史与《张协状元》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宋年间出现的这种高度成熟的戏剧样式,虽兴起于温州,却很快在江南一带风行开来,因此,当时人又称其为南曲戏文,或简称戏文。《张协状元》是唯一完整地存留至今的宋代南戏剧本,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曲折婉转,而整部戏的情感指向,均在于同情作为弱者的贫女,相反,那个得中状元且身居高官的张协,其行为令人齿冷,充分凸现了作者的道德评价。在南宋年间,戏文非常流行。

南宋戏文演艺历史与《张协状元》

中国成熟形态的戏剧,在宋代已经出现。成熟的戏剧在当时富庶的两浙一带兴起,时称温州杂剧。这一时期温州一带出现的所谓“杂剧”,和此前人通称的宋金杂剧迥然不同。一方面,宋金杂剧的主要表现方式,只是滑稽调笑的演绎,演员并不一定扮演固定的戏剧人物;另一方面,它们的格局与体量也很不一样,宋金杂剧只是小型的“戏弄”,并不具有完整的故事。而到南宋年间,中国已经出现了用演员扮演戏剧人物,在一个单位时间段里通过歌唱和念白等多种手段演出具有一定长度的完整故事的戏剧,而且,这类表演从南宋一直延续到今天,其最基本的形态一脉相承。南宋年间出现的这种高度成熟的戏剧样式,虽兴起于温州,却很快在江南一带风行开来,因此,当时人又称其为南曲戏文,或简称戏文。

《张协状元》是唯一完整地存留至今的宋代南戏剧本,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曲折婉转,而整部戏的情感指向,均在于同情作为弱者的贫女,相反,那个得中状元且身居高官的张协,其行为令人齿冷,充分凸现了作者的道德评价。这样的情节设置,在当时极具代表性。在南宋年间,戏文非常流行。根据文献的记载,最早的南曲戏文作品《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等,与《张协状元》的主题非常接近,都是写男子发迹后负心的故事,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强弱分明,而剧作者以及艺人的立场,始终站在贫穷与弱势的女性一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都是在民间流传的作品,它们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除了艺术手段的精巧以外,更是由于其褒贬的尺度,无不基于民众的爱憎。

除《张协状元》以外,《戏文三种》所载的《小孙屠》和《宦门子弟错立身》也是南曲戏文中留存至今的作品。其中,《错立身》是古代罕见的以戏班生涯为题材的戏文,它的基本故事框架如题目所述:

[鹧鸪天]完颜寿马住西京,风流慷慨煞惺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为路歧,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贤每雅静看敷演:《宦门子弟错立身》。[1]

故事说的是西京河南府完颜同知家有公子完颜寿马,迷恋东平散乐艺人王恩深的女儿王金榜,趁父亲不在府中,擅自让家人唤王金榜到府中书院里唱戏相会,不巧被父亲撞破。其父见儿子不求读书上进,竟在府里和戏班伶人私会,下令将王恩深父女驱赶到外地。完颜寿马竟动了相思之情,寻死觅活,决然离家出走,流浪中终于找到了王金榜,几经曲折,得到王恩深接纳,加入了他家的路歧戏班,从此一同走上了“冲州撞府”的江湖路。剧本最后,他那在宦途上一路高升的父亲,想找戏班演剧解闷,找到的竟是儿子所在的这个戏班,于是父子相认。根据剧本不甚完整的草草结局,这就算是团圆了。

《错立身》虽是无名作者的剧本,但有极好的文字,其中最精彩的抒情段落,就是王金榜一家行路时的对唱,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情怀,交织成一曲诗乐:

[八声甘州]子规两三声,劝道不如归去,羁旅伤情。花残莺老,虚度几多芳春。家乡万里,烟水万重,奈隔断鳞鸿无处寻。一身,似雪里杨花飞轻。

(旦)艰辛,登山渡水,见夕阳西下,玉兔东生。牧童吹笛,惊动暮鸦投林。残霞散绮,新月渐明,望隐隐奇峰锁暮云。冷冷,见溪水围绕孤村。

(末)奈行程路途劳顿,到黄昏转添愁闷。山回路僻人绝影,不觉长叹两三声。(www.daowen.com)

(旦)望断天涯无故人,便做铁打心肠珠泪倾。只伤着,蝇头微利,蜗角虚名。

(卜)向村庄上借宿安此身,只见孤馆萧条扁。

(旦)想村醪易醒愁难醒。暗思昔情人,临风对月欢娱频宴饮,转教我添愁离恨。您今宵里,孤衾展转,谁与安存?

[尾声]且宽心,休忧闷。放怀款款慢登程,借宿今宵安此身。[2]

这些唱词,或许不尽符合人物身份,但若论其修辞与藻饰,实不输于那些名重天下文豪。完颜寿马在追赶王金榜路上的情思,有质朴而真诚的描述,其“一似和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的比喻,不能说不精彩。完颜寿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王金榜,他虽是宦门之子,却宁愿为心爱的姑娘加入戏班,反倒是戏班主王恩深百般推托。这是该剧情节最为曲折波澜之段落。王恩深先是问完颜寿马会不会演杂剧,听说他会不少剧目,转言又道女儿“不嫁做杂剧的,只嫁做院本的”;完颜少不得将自己会演的院本夸耀一番,王恩深再转口说“都不招别的,只招写掌记的”;写掌记更难不倒完颜寿马,王恩深又改说“我要招个擂鼓吹笛的”。眼见得这也挡不住完颜寿马,王恩深无奈只好接纳这位未来的女婿,末了他还要再补一句:“我招你自招你,只怕你提不得杖鼓行头。”冲破重重阻碍,这位官宦子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争取到与身份卑微的王金榜朝夕相处的机会。

戏文的出现堪称是一个奇迹。宋金交战,北宋屡屡挫败,直至宋室南迁,北方悉为金人所占,形成长达150年的宋金南北分治格局。南宋以临安为都城,极大地刺激了这一地区的娱乐演出业的发展,兼之朝廷在兵败国破时仍维持豪奢的后宫排场实属不宜,为厉行节俭而几度缩小教坊规模,裁撤梨园,整个南宋年间宫廷教坊时设时废,原来聚集在宫内并且受到严格与系统的乐舞训练的大量演艺人才,一批又一批地流向社会,既提升了演出市场的表演水平,又激化了市场竞争,促使更有观赏性和更具吸引力的表演艺术样式陆续出现。戏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但令人惊异的是,它甫一诞生,就几乎拥有了成熟戏剧的所有元素,就像一座平地而起的艺术高峰,令人惊异不已。

《张协状元》已经不是讲唱,而是戏剧。它是剧本,而不是话本,它的体裁与叙述方法是典型的代言体,具备了戏剧所需的最主要的条件。诚然,包括《张协状元》在内的多部戏文,都与唐宋年间在勾栏瓦舍里的说书讲史等讲唱文学关系密切。已知的数十部南曲戏文,其题材和故事框架以及主要人物,多数都在各大都市的勾栏瓦舍里被无数讲唱艺人反复吟诵过,被听众所熟知,经过加工和改造后,迅速从讲唱文学演变为戏剧。其间的轨迹清晰可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