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揭秘法军谋害德雷福斯之谜

揭秘法军谋害德雷福斯之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伪证的蒙骗下,法庭判处德雷福斯无期徒刑,把他流放到在南美洲的法属魔鬼岛。德雷福斯事件引起了一阵政治危机。案情弄清后案件又移交军事法庭审理,结果竟然是改判无罪的德雷福斯为10年徒刑。在德雷福斯事件之前发生了巴拿马丑闻。法国军方觉得如果为德雷福斯平反会损害军队的声誉,故而一意孤行拒不认错。1964年法国前陆军部长卡芬雅克的女儿出版了一本书,断言德雷福斯犯了叛国罪。

发生在19世纪末的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历史上最离奇并带有戏剧性的事件,在法国政坛引起了一场严重的危机。至今人们还不了解这一事件的全部真相,对事件的起因也尚未有定论。事件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德雷福斯照

1894年9月的一天,法国陆军部情报处的亨利少校从在德国驻法大使馆当勤杂工的情报人员手中得到一份撕碎的“清单”,上面开列着法国一种新型大炮的情况说明书,法国炮兵部队的整编情况等机密军事情报。这份情报是送交德国驻法大使馆武官施厄茨考本的,看来出卖情报的是法国参谋总部内部的官员。主持情报处工作的桑代尔上校找来了参谋总部人员名册,断定名册上的犹太人德雷福斯上尉是出卖情报的人,认为他的笔迹与“清单”上的笔迹有相似之处。后请笔迹专家来鉴定,法兰西银行笔迹鉴定专家断定两者在字迹细节上无共同之处。就是这样陆军部长梅西埃尔仍然决定逮捕德雷福斯并送他上被告席。

德雷福斯确实不是出卖法国军事机密的间谍。他在法庭上据理辩驳,证据也很有力,他不可能接触到被认为是他出卖的情报。然而法国军方仍然把德雷福斯的卷宗装得越来越满。请来五位笔迹专家鉴定,三人不发表意见,一人持否定态度,另一人说“清单”中的笔迹虽与德雷福斯的笔迹不同,但这是他不露真迹的结果。军方仅把这份带有倾向性的鉴定报告塞入卷宗。亨利少校还伪造了几份电报以证明叛国贼确是德雷福斯。在伪证的蒙骗下,法庭判处德雷福斯无期徒刑,把他流放到在南美洲的法属魔鬼岛。

事情并没有了结。法国军事情报仍在泄密。情报部的新任负责人皮卡尔发现真正的罪犯是埃斯特拉齐少校,德雷福斯是无辜的。皮卡尔向上级报告,却被撤职派往北非。皮卡尔临行前向朋友透露了有关材料。事情真相外传后,引起了舆论大哗。著名作家左拉写了《我控诉》一文,揭露军方的卑劣行径,竟被判处一年徒刑。皮卡尔也被逮捕。

1898年8月,事态急转直下。亨利制造伪证的事被发现,遭到逮捕死在狱中。他用刮胡刀割断管死去。他是左撇子,而握刀的却是右手。官方宣布是自杀。

德雷福斯事件引起了一阵政治危机。法国局势非常混乱,一任任陆军部长辞职,内阁倒台。右翼势力在大街上组织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而同情德雷福斯的进步人士也针锋相对。最高法院重新开庭审判,皮卡尔把真相和盘托出,流亡在英国的真正罪犯埃斯拉齐也承认是他写了“清单”。案情弄清后案件又移交军事法庭审理,结果竟然是改判无罪的德雷福斯为10年徒刑。后来总统下令特赦德雷福斯,直至1906年才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军籍,提升为少校。这一冤案长达12年。

对一个普通的下级军官法国军方为什么如此顽固地强加以罪名并拒不平反?这其中的原因至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迷雾。大致说来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

(1)反犹太主义作祟。(www.daowen.com)

德雷福斯是一个犹太人,法国国内反犹太主义势力强大,以致借此掀起一场反犹运动。控制着军队的天主教军官一直在排挤压制犹太军官和新教军官,怀疑他们的爱国热忱。当时天主教势力和反犹势力控制的报界也同样将罪名归之于犹太人。《十字架》报评论:“德雷福斯是国际犹太民族的一名特务。这个民族已决心毁灭法兰西民族。”这种观念影响了一大批法国人,如曾参与伪造罪证的克朗侯爵就是这样,他认为法国到处是间谍,其中大多是犹太人。在军事法庭上,有人就主张处死德雷福斯,驱逐住在法国的全部犹太人。

(2)对共和制度的不满。

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在法国的确立是十分艰难的。君主派势力和教会势力对共和制不满,不时利用一些政治危机来威胁共和国的存在。另外统治第三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政客腐败无能,也给保守势力反对共和制提供了口实。在德雷福斯事件之前发生了巴拿马丑闻。巴拿马运河公司倒闭,发现有150多名法国议员、政府部长曾接受过公司的贿赂。另外报界还揭露出总统的女婿有出卖荣誉勋章的劣迹。这些事件使公众对第三共和国的政客甚至共和国本身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在德雷福斯事件中,军方陷害他就有出于对共和国不满的因素。在社会动荡之际,保王党人纷纷活动,流亡国外的奥尔良公爵等在法国比利时边境,随时准备向距离不远的巴黎进发登上王位,并拟好了未来的大臣和省长入选名单。保守势力领袖戴鲁莱德在1899年2月23日举行富尔总统葬礼那天,怀揣要求废除1875年共和国宪法的声明,率领一大批反犹分子和保王党人拦截参加葬礼返回的军队,劝诱他们进军总统府,接管政权,遭到带队军官拒绝未成功。

(3)对德复仇的需要。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国内充斥着复仇主义情绪。法国军方觉得如果为德雷福斯平反会损害军队的声誉,故而一意孤行拒不认错。在1899年军事法庭审判时,梅西埃就以军队的荣誉和国家利益为自己辩护。他说在1894年发生冤案时“我们差一点就要同德国打仗了”,因而不得不严防间谍。在最高法院准备重审德雷福斯案时,军方咒骂法官正准备把法国出卖给德国人,都是卖国贼。有人在报上建议挖出每个法官的眼睛,这是惩治卖国贼的唯一办法。对德国复仇的强烈愿望是德雷福斯冤案出现的背景。

在事情平息后很久,还有些法国人坚信德雷福斯是有罪的。1964年法国前陆军部长卡芬雅克的女儿出版了一本书,断言德雷福斯犯了叛国罪。

德雷福斯事件弄清后,有一个人对此案仍迷惑不解,这就是德国驻法武官施厄茨考本。整个事件起因于有间谍向他提供了一份出实情报的“清单”。而不论他本人,还是使馆其他人,都没见过这份“清单”。这又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