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关于战争与政治辩证关系的精辟论断。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极为重视,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的“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就是这方面的著名论断。纵观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毛泽东关于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关于无产阶级战争观的理论基石。毛泽东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战争的性质,回答了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战争与经济、战争与民众等一系列无产阶级战争观的重大问题,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战争和指导战争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思想武器。
战争就是流血,流那些无辜人的血。战争是充满血腥味道的字眼。
2、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确定了无产阶级军事和无产阶级政治的高度统一性。(www.daowen.com)
军事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一切军事活动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深刻阐明了战争和政治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也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是从无产阶级政治的高度研究和指导军事斗争,在军事斗争领域里实现无产阶级军事和无产阶级政治的高度统一。一方面,无产阶级军事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另一方面,无产阶级政治也离不开无产阶级军事,必须有效地运用军事斗争手段为自己服务。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这就在实践中验证了无产阶级政治离不开无产阶级军事的深刻道理。
3、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规定了无产阶级军队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表明战争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它同一般的政治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指出的“有战争的一套特殊组织,一套特殊方法,一种特殊过程。”这个特殊组织,“就是军队及其附随的一切东西。”军队是为了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起来的,是在“流血的政治”中起支柱作用和骨干作用的力量。政治为战争规定了目的,也为军队建设规定了政治方向。
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政治目的,不同的军队也有不同的政治方向。这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思想在军队建设问题上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具体体现。毛泽东从中国人民军队创建之时起,就以极大的注意力抓军队的政治建设,解决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武装建设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其核心就是为军队规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军队真正成为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