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南亚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分析

中南亚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分析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种文字同时使用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很大障碍。为了走宗教中国化道路,积极引导南传上座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学院与国民教育学校联合办学,提高佛学院学僧的汉语文化水平,使学僧不仅掌握傣文和经文,也掌握汉语文化知识,把佛学院学僧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僧才。西双版纳傣文佛教经典传承难的问题也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中南亚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分析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之初,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恢复过程非常活跃,发展很快。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南传上座部佛教放慢了脚步,努力在寻找方向。逐渐走向弱化,这几年更加明显。这种趋势是有原因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化语境下,西双版纳社会多元文化日益明显。傣族从相对封闭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化,走向城镇化,由农耕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转向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对傣族生产生活影响日益加大,傣族信众信仰观念也正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迅速发展,西双版纳傣族与外界接触越来越频繁、深入,更多的人到国内发达地区,甚至出国旅游,思想逐渐开放。很多年轻人走出傣族村寨来到城镇,去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甚至到国外学习工作,个别甚或远嫁到东南亚和欧美国家。多元文化的影响和融合,使傣族年轻人一方面学习经文的意识和兴趣逐渐淡化;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内容繁杂,学习压力大,故分身乏术。

多种文字同时使用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很大障碍。傣族使用多种文字是阻碍傣族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大部分傣族人共同意识到但又很难得到解决的问题。现在云南傣族使用的文字种类有六种:西双版纳老傣文(兰那文或佛经文)和新傣文、德宏老傣那文和新傣那文、傣绷文(也称圆体文)和傣端文(金平傣文)。西双版纳新傣文是1961年在中国社科院傅懋勣带领下,在景洪开始了改革傣文的工作,1963年完成改进工作并开始在西双版纳推行。西双版纳报纸是传播新傣文的主要媒体,之后编辑出版了很多新傣文书写的文学作品、专著、长诗等,新傣文在西双版纳广泛推广,并很快普遍使用。1980年西双版纳开始恢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由于傣族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都是用老傣文(兰那文)记录的,佛教寺院自然而然又开始使用老傣文。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文经典使用大量的巴利语,很多词语具有巴利语词根,而新傣文很难表达巴利语的真实含义,故其不能替代老傣文。所以,西双版纳傣族至今就一直新、老傣文两种文字并用。

1980年底,西双版纳佛教界就开始探索佛教现代化教育和中国化道路了。1988年,勐海县佛教协会在景真八角亭开办出家学校,两年后以失败告终,又在勐海镇曼贺佛寺开办了几年。都应长老也在勐混佛塔寺办了几年,后来还是未能继续承办下去。1995年5月,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云南上座部佛学院在西双版纳总佛寺正式挂牌成立,并于1995年9月开始招生,主要招收、培养州内及周边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德宏、普洱、临沧保山等地的学僧。2008年3月,佛学院迁入新址南连山勐泐大佛寺内,新址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8188.58平方米。截至2019年,佛学院招收了36个教学班级,共计招收1346名学僧,已毕业32个班级,共计毕业学僧1089名。为了走宗教中国化道路,积极引导南传上座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学院与国民教育学校联合办学,提高佛学院学僧的汉语文化水平,使学僧不仅掌握傣文和经文,也掌握汉语文化知识,把佛学院学僧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僧才。学院于2005年3月开始与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傣汉双语中专班,由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教授汉语课程,课程完全按照国民教育学校中专类的内容进行教学,佛学院的僧侣教师教授傣文和佛学。毕业后由职业技术学院颁发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才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健康发展未能发挥出多少推动性的作用。(www.daowen.com)

现在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传承难的问题是缺乏人才,佛教人才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很欠缺。十几年来,从僧人数量来看变化很大。据统计,西双版纳全州,2012年佛寺有593座,僧侣总数2475人,其中,比丘(比库)以上有712人;2018年年底,佛寺有598座,僧侣总数1978人,其中比丘(比库)以上有431人。僧侣人数中小沙弥数量的变化不能说明问题,但是比丘以上属于教职人员,六年时间内,人数从712人减少到431人,减少了281位。这个数字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家人的数量逐渐减少,出家时间也越来越短,导致了南传上座部佛教人才匮乏。同时,在寺院学习方式也在当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住持对小沙弥一对一的传统传承方式也变得作用有限,很多小沙弥出家几年,学到的佛教知识也极为有限。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础佛教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部分年轻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僧侣进入佛学院接受较为正规的学习,但这类群体人数占总体人数非常少,并且在佛学院学习期间,更多时间是学习佛教理论和国民教育的内容,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传统内容如佛本生故事经、偈颂的念唱方法,兰那文(佛经文)以及傣族信众日常所需要的仪式念诵的经文等没有得到很好学习。这样既满足不了广大信众所需要的传统方式,也未能引导广大信众走向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新模式。

传统的经文抄写和经文念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佛教傣文经典传承人才逐步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佛寺的僧人已经满足不了广大傣族信众更高的精神需求,仅能满足信众对于基本仪轨的信仰需要。在农村大部分佛寺中,一寺仅一两个僧人和一个住持,未能形成僧团,佛教活动转向以仪轨为主要传承内容。信徒到寺院请求僧人做佛教仪式时,更喜欢请僧人做与自己生计有关的佛教仪式,比如祈福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家人平安、出入平安等。信徒热心做与这些祈福内容相应的宗教仪轨,寺院住持认为做这些活动得到的供养更直接,因此也热心做这些佛教仪式,这些仪式丰富多彩,花样繁多,信徒有更多的选择。这就导致了佛教的核心教义难以在傣族信徒中传播和普及。

西双版纳傣文佛教经典传承难的问题也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西双版纳老傣文(佛经文)的传播,几百年来一直是以传统方式传承下来的,至今未能采用现代化的传承方式。虽然很多经典和诵经先后使用了录音机、影碟机、录像机和电脑等现代音响设备和印刷体,这几年也开始通过网络手段传播,但是这些都是简单的内容和休闲的方式,没有更专业的方式系统地传播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文经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