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贝叶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国—东南亚、南亚的实践

贝叶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国—东南亚、南亚的实践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力量的介入,为贝叶经保护与贝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助力。首先,贝叶经研究与保护中的族际合作与国际合作应得到充分重视。其次,贝叶经的保护与发展应充分吸收当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数据库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对贝叶经典籍的保护,需要各区域、民族、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

贝叶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国—东南亚、南亚的实践

贝叶经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贝叶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贝叶经收藏和使用较集中的几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并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其中,云南大学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于2001年合作共建的“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较早的专门从事贝叶经收集整理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的贝叶经典籍。此外,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季羡林先生所开创的梵语、巴利语专业为依托,致力于整理研究珍贵的佛教原典文献,培养通晓梵语、巴利语的专业人才,它的主要研究材料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民族文化宫从西藏地区收集的一批贝叶经典籍的照片。由“坦博艺苑”与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共建的兰州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也于2019年11月成立,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坦博艺苑”收集的贝叶经典籍。西藏博物馆、西藏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西双版纳州民研所等机构也收藏有部分贝叶经,并有专业的研究人才队伍。由私人收藏家建立的“坦博艺苑”是贝叶经收藏的重要民间机构,据称拥有超过150万页的古巴利文、梵文、藏文贝叶经和佛学典籍。[15]

从中国贝叶经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和已有研究来看,各级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构成了贝叶经保护和研究的主要力量。政府力量的介入,为贝叶经保护与贝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助力。这表现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定和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与支持上,还表现在以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为代表的政府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贝叶经的收集、整理和翻译工作上。各相关研究机构也从与政府的合作中,获得了大量的贝叶经典藏资源和其他方面的研究支持,为持续开展研究提供了便利。

概括而言,中国贝叶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绩,包括贝叶经的整理、编目、翻译、出版、数字化等等,但在很多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

首先,贝叶经研究与保护中的族际合作与国际合作应得到充分重视。现有的贝叶经重要保护机构和研究单位,各有传承脉络不同的贝叶经典籍收藏和研究对象,相互间交流合作较少。但在贝叶经典籍的整理、翻译和研究过程中,不同文字、时期的贝叶经的相互验证和比较,不同研究机构对彼此收藏的贝叶经的识读,可能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成果。同时,在族际合作基础上扩大到与相关国家贝叶经保护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在贝叶经保护和研究中的经验,对贝叶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德国与老挝国家图书馆的合作项目、尼泊尔国家档案馆与德国和印度的合作交流,[16]为国内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其次,贝叶经的保护与发展应充分吸收当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数据库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化存储和数据库的建设与使用,能充分突破贝叶经典籍保存和使用方面的局限,使贝叶经这一特殊的佛教文化资源得到更广泛的阅读和使用。目前,在贝叶经的图像化处理与数据化应用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基础和技术储备,[17]能够为贝叶经典籍资源的数据化处理和使用提供相应的保障。当然,贝叶经作为特殊的佛教典籍文本与文化资源,在数据化处理的同时,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发挥其在促进地方文化保护与产业化运作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贝叶经典籍的历史传承脉络源远流长,对中国佛教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持续且重要的影响。现存的中国贝叶经典籍内容丰富,虽然在搜集、整理、识读、翻译、出版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距离全面整理和翻译出版还相距甚远,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贝叶经典籍的保护,需要各区域、民族、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在贝叶经典籍的保存和利用中,应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

中国贝叶经典籍内容宏富、涉及问题庞杂,对贝叶经传承和保护的研究,远非一篇文章所能涵括。本文仅列其梗概,作简单介绍之用。

【注释】

[1]作者为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

[2]黄惠焜.“贝叶文化”十论.思想战线,2000(5).

[3]这一制作技艺根据现代流传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贝叶经制作技艺整理而来,参见邓殿臣.谈谈“贝叶经”的制作过程.法音,1988(11).印度历史上的贝叶经制作技艺暂不可考。

[4]艾温扁,征鹏.贝叶经——傣族文化的宝藏.思想战线,1981(2).

[5]李致忠.中国书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古书经折装、梵夹装、旋风装考辨.文献,1986(2).(www.daowen.com)

[6]周懿.“梵夹装”装帧形制考——丝绸之路沿线梵夹装形制演变的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7]张泽洪.贝叶经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贝叶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贵州民族研究,2002(2).

[8]李学竹.中国梵文贝叶经概况.中国藏学,2010(1)增刊.

[9]如果该刻本证实为《楞严经》,则可解决20世纪早期关于《楞严经》是否为中国人“杜撰”的争议,参见李学竹.中国梵文贝叶经概况.中国藏学,2010(1)增刊.

[10]周懿.“梵夹装”装帧形制考——丝绸之路沿线梵夹装形制演变的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11]李学竹.中国梵文贝叶经概况.中国藏学,2010(1)增刊.

[12]周懿.从梵夹装装帧形制演变看唐蕃古道的文化融合.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3]李学竹.中国梵文贝叶经概况.中国藏学,2010(1)增刊.

[14]岩香宰.《中国贝叶经全集》整理出版工作进展顺利.今日民族,2007(3).

[15]中国教育电视台.兰州大学参与共建贝叶经研究中心 让古文物“活”起来.http://www.centv.cn/p/342386.html.

[16]徐亮.尼泊尔国家档案馆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档案,2018(8).

[17]钟卿,等.傣文贝叶经的图像增强与二值化方法研究.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