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贝叶经传承保护现状:中国与周边区域的认知与实践

贝叶经传承保护现状:中国与周边区域的认知与实践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存的中国贝叶经相对而言不太集中,在汉传、藏传、南传地区都有发现。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作为中国境内唯一还保存有贝叶经制作和使用技艺与传统的区域,贝叶经的保存和使用最为普遍。贝叶经或梵夹装典籍在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宗教仪式中仍有使用。2008年,“贝叶经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流传面广、影响大的130部作为《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入选篇目。

贝叶经传承保护现状:中国与周边区域的认知与实践

现存的中国贝叶经相对而言不太集中,在汉传、藏传、南传地区都有发现。在汉传佛教地区,原藏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老庄镇杏花山菩提寺的一册贝叶经据传是唐代早期孤善本,为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且保存完好的“贝叶经”之一,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一说该册贝叶经刻本内容为《楞严经》,[9]由其圆形梵文文字判断为印度南部地区所著。全夹共 226 叶,其中 6 叶残缺,叶长49厘米,宽5厘米,上下夹板为檀木制作,叶中有两个圆孔贯穿全册,叶周以金粉涂刷防护,横版书写,是标准的传统贝叶经形制装帧。[10]除此以外,杭州灵隐寺文物馆藏有一部梵文贝叶经,共有41张贝叶。方广锠教授研究认为,该贝叶经大约在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传入中国,原为北宋王朝所设立的译经院所有。据北京大学的萨尔吉教授研究,内容为《十事疏》,用尼泊尔钩体书写而成。山东青岛湛山寺收藏有近40多叶大小不一、年代不同的贝叶经。据介绍,大张贝叶经有3叶,约写于19世纪末;中型有3叶,经考证出于明代;小型贝叶有30多叶,比较陈旧,破损严重,可能是唐宋时期的贝叶经。安徽九华山保存有2函贝叶经,1函内有10叶,1函内有73叶,1988年经国家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为二级藏品,内容不详。成都宝光寺保存有一部《妙法莲花经》梵文贝叶经,叶数不详。四川峨眉山万年寺收藏有一部《华严经》梵文贝叶经,共246叶,据说系明代嘉靖年间暹罗国王所赠,用金泥书写在黝黑的贝多罗树叶上。浙江普陀山文物馆存有两种梵文经书贝叶经,叶数和内容均不详。福州雪峰寺收藏有一部梵文贝叶经,叶数和内容均不详。[11]

藏传佛教地区的贝叶经典籍非常丰富。由于西藏气候干燥,温湿适宜,西藏地区共保存有1000多函的贝叶经文献,共近6万页叶片,双面书写,近12万面,内容涵盖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等学科。[12]大型寺院是藏传佛教地区贝叶经收藏的主要场所,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的罗炤教授曾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哲蚌寺所藏的梵文贝叶经做了全面清查、整理、编号等工作。其中罗布林卡有60多函200多部经书,布达拉宫大约有200多函800多部经典,哲蚌寺只有1函213张贝叶。这三处加起来大概将近300函1000多部经典论著。[13]藏传佛教地区除贝叶经典籍外,还有大量的纸本梵夹装典籍。这些纸本梵夹装典籍在制作纸张时,使用了当地特殊的狼毒草韧皮为原料。使用这种原料制作的纸张,不惧虫蛀鼠咬,可千年不腐。(www.daowen.com)

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作为中国境内唯一还保存有贝叶经制作和使用技艺与传统的区域,贝叶经的保存和使用最为普遍。在云南省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1600多所开放寺院中,有相当部分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保存有数量不一的贝叶经。贝叶经或梵夹装典籍在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宗教仪式中仍有使用。2008年,“贝叶经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2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研究所对贝叶经古籍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共收集到经书400多部,其中贝叶经书150多部、绵纸经书200多部、唱本40多部。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流传面广、影响大的130部作为《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入选篇目。[14]从2006年至2010年,《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除此以外,西双版纳地方政府不定期举办贝叶经刻写与传习活动,培养新的贝叶经制作技艺传承人。临沧市耿马县也对境内的贝叶经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进行了收集整理,出版了《中国云南耿马傣文古籍编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