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贝叶经指刻写在经过加工的贝叶棕叶子上的经文。贝叶经起源于印度。印度早期写本的书写载体主要是如桦树皮、沉香、棕榈叶等经过处理和加工的树皮和树叶,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刻写在贝叶棕叶子上。贝叶棕梵语发音为Pattra,[2]汉音译为“贝多罗树”,其叶子简称贝叶,故这种经书通常称作贝叶经。贝叶经的制作过程包括采叶、水煮、磨光、裁割、烫孔、刻写、上色、装订八个环节。[3]贝叶经书写顺序从左至右、由上而下横向书写,刻写行数通常为五行、六行和八行三种。由于贝叶具有耐久性强,不怕潮湿,不易磨损,刻在上面的字迹长年不变的特点,[4]因此,除宗教典籍外,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医药典籍、天文历法、文学作品等也刻写在贝叶上。
“梵夹装”是与贝叶经密切相关又有不同的一个概念和典籍类型。所谓梵夹装,是古代中国人对从西域、印度传进来,用贝多罗树叶书写的梵文佛教经典两板相夹形式的一种称谓。或者说是古代中国人对从印度传进来的两板相夹形式梵文贝叶经的专门称谓。[5]后期也包括纸本书写的经文。梵夹装可以横向分为多个小种,如传统贝叶经,西北、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梵夹装变种”形式,西藏地区(及蒙古地区)的“梵夹装变种”形式,清代宫廷梵夹装等等。[6]由于贝叶棕生长在热带,贝叶经制作区域受限,加之纸张的书写和使用较之于贝叶更为便利,因此纸质的梵夹装典籍不仅广泛存在于中国东部、西部、北部等温带地区,也广泛存在于印度、东南亚和云南省南部等贝叶棕生长的热带地区。
贝叶经伴随佛教的对外传播而传播。印度佛教僧侣携带着贝叶经前往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汉地以及中亚、南亚等地区宣经传教,弘扬佛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也前往印度学习佛教,并带回大量贝叶经,或翻译为本国文字。从已发现的贝叶上可以看到,刻写在贝叶上的文字不限于梵文,还有巴利文、缅甸文、僧伽罗文、傣文、于阗文、回鹘文、吐火罗文、维吾尔文等种类的文字。(www.daowen.com)
贝叶经从印度传入中国有久远的历史。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时,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入中土,并将其中的《四十二章经》译为汉文,这是由梵文翻译为汉文的第一部经典。白马送来的佛教经卷,就是印度的贝叶经。[7]从此以后,各个朝代不断有印度、西域等地高僧携带大量梵文贝叶经来到汉地译经讲学,弘法布教。汉地僧人也纷纷西行求法取经。其中唐代玄奘大师一人就从印度取回520函657部贝叶经。在现存的汉文大藏经中,将近1500部6000多卷佛教典籍译自梵文贝叶经,如果包括译后失传或未翻译的经典在内,传到汉地的梵文贝叶经至少在5000部以上。梵文贝叶经具体是何时传入藏地已无从考察,但7世纪在佛教传入藏地的同时,梵文贝叶经也随之而来。[8]贝叶经传入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的时间也很难细考,但至迟公元15世纪,云南省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已有确定的佛教寺院和佛教仪式活动记载。并且,云南省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是中国境内少数还保存有贝叶经刻写与使用传统的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