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通过游戏拓展儿童想象力

通过游戏拓展儿童想象力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一般观察,我们可见,儿童的想象力似乎比成人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更加新奇。所以,儿童的想象力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在游戏中展开的。首先,儿童在游戏中对物的想象是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的。游戏的构想、情节使儿童的想象具有朝一定方向发展的稳定性。儿童还可以看着云彩的变幻,想象出丰富的情节。这种情况确是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发生的。

通过游戏拓展儿童想象力

根据一般观察,我们可见,儿童的想象力似乎比成人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更加新奇。有人说孩子的一半时间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的。这可能与儿童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有关,因为游戏就是假想。事实上,儿童比成人更富于想象是因为儿童知识经验缺乏,其想象不受常理约束,不受事实规范,他的想象来去无碍,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只要有一点实事实物触动他的思路,他立刻就能生出一个意境,随之便把这个意境渲染得五光十色。然而他们的想象力水平并不比成人高,表现为他们的想象具有极大的无意性、不稳定性和任意夸张性等。所以,儿童的想象力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在游戏中展开的。

首先,儿童在游戏中对物的想象是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的。开始时,儿童总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东西,然后才会按游戏的需要给这些东西取名字。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年龄儿童的想象力总是同某种特定的东西有联系的,他开始游戏时,总是用他看到过的,玩得顺手的东西来代替所需要的物品,比如用瓶盖和果核来“做饭”,用倒卧的那棵树当作汽车来玩,肥皂总是用一块方木来替代。说明这种替代想象完全是受物的暗示,由物引起的。随着游戏的发展,由于游戏的需要,一种事物可以有多种用途,一种东西可以代替多种东西,那块方木有时是洗衣服的肥皂,有时是吃的糕,有时又是听诊器,这时物的替代可以随儿童的意愿而变化多端,想象日益主动化和有意化。

其次,儿童的想象从不稳定到稳定。一开始,儿童根本不按一定的命题行事,不会想好了再干,而是边干边想。正是游戏引导他的想象向着一定需要的方向发展,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如果说2~3岁的孩子还是毫无目的的想象,看见什么玩什么,积木搭成什么是什么的话,而4~5岁的孩子则不然,他们的游戏需要角色和情节,这种游戏可以为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条件,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不仅以物代物,而且扮演多重角色,要扮演角色,就得想象出十分复杂的活动,周密地设想角色此时干什么,下一步干什么,推动游戏的发展。游戏的构想、情节使儿童的想象具有朝一定方向发展的稳定性。(www.daowen.com)

第三,游戏又能使想象力逐步脱离外在活动状态,向内在活动转化。儿童只是通过桌面上边摆弄几样玩具边用语言表达,就可进行一场情节丰富的游戏。儿童还可以看着云彩的变幻,想象出丰富的情节。可以用笔画出联贯的故事情节。可以用语言编出离奇的故事。这种情况确是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发生的。想象从外在活动状态向内在活动转化,又使想象服从一定的构思,情节按预定的计划发展,这就表明了创造的主动性。于是,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儿童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是天生的小作家,天生的小诗人。如果我们与儿童生活在一起,注意去收集一下的话,不时可以听到儿童的口头创作,其想象力会令人惊讶,他编的故事,会使人倾倒,这一切都是在游戏中发展起来的,游戏使他敢想、敢做,无拘无束地假想,创造着离奇的故事。

形象思维是创造的基础,从这里我们才体会到有个学者的话,要说游戏有什么规律的话,那就是他总是和美联系的,艺术是游戏的最高形式。难怪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的诗人,常常具有近似儿童般的感觉呢,这种感觉就是游戏带来的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