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亲子教育:培养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亲子教育:培养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惜物品是一种美德。为了使孩子形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榜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后,孩子在认识与行为方面,便会形成一定的爱惜物品的观念与特点,但往往很不稳定。根据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采取不同的活动与形式对孩子进行练习指导,并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爱惜物品的行为,在不断地练习与指导过程中,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便会得到不断地巩固与提高。

亲子教育:培养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爱惜物品是一种美德。要想使幼儿具备这一良好品质,必须及早地培养。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在吃、喝、穿、玩等方面提出一些物质要求。孩子的要求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却是不合理的,要具体分析,适时适量地给予满足。不随意的乱给、多给,这样,孩子便不会轻易地把某种物品扔掉,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孩子由于无知或认识、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出现一些损坏物品的行为。如在桌子上乱刻,墙上乱画,打碎玻璃,摔破饭盆,扯烂衣物,弄坏玩具等。发现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后,要先弄清原因。孩子若是无意的,便及时给予引导,指出其危害,提醒孩子以后注意。孩子若是有意或以此要挟,则应及时给予严厉的批评,使其认错。在幼儿的不良行为面前,若不能及时地批评纠正,而是采取迁就、让步的态度,往往易使幼儿一错再错,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幼儿特别喜欢听童话、故事等。针对幼儿这一特点,利用饭后、睡前等空闲时间,有意给幼儿讲一些有关爱惜物品等方面内容的故事,每次讲完都可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幼儿理解与认识。在长时间的熏陶下,对孩子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www.daowen.com)

为了使孩子形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如在看书时,家长首先把手洗净擦干。翻书页时也轻柔小心。若发现有卷、撕之处,立刻展平与粘补;看完后,不乱放乱扔,及时放回书柜等。吃饭时,碗、筷、桌、凳都轻拿轻放,吃完后碗里不剩一粒米。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后,孩子在认识与行为方面,便会形成一定的爱惜物品的观念与特点,但往往很不稳定。此时,若放松教育,不注意巩固提高,则很容易使其已形成的观念、行为消退。根据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采取不同的活动与形式对孩子进行练习指导,并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爱惜物品的行为,在不断地练习与指导过程中,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便会得到不断地巩固与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