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合作、谅解的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并能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相处和睦,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榜样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专横的封建旧规家庭教育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并稍有不听从就给以惩罚。在这类父母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蛮横、撒谎的习惯,并且逆反心理强,还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过分娇宠的教养态度,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儿童就会因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和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表现为能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家庭中能互相爱护、关心、随和谅解,父母能多给孩子鼓励和诱导,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孩子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孩子自尊、自立,对别人热情友好的性格。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提高独立处事的能力。(www.daowen.com)
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一些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单亲家庭不断出现。首当其冲的是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受人挑唆,走上犯罪道路,这都严重影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