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效力的概念
合同的效力,又称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各方以至第三人间产生的法律拘束力。使合同具有效力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从而产生法律效力,它意味着双方当事人通过合同欲实现的预期目标获得了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是国家干预的体现。
合同对当事人各方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
(1)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条款履行义务;
(2)违约方须承担违约责任;
(3)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解除合同或擅自转移合同义务;
(4)当事人一方有权依法促使另一方或多方履行合同义务,如抗辩权、代位权、撤销权等。
(二)合同成立与生效
1.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
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和基础,合同生效则是合同成立的理想结果。合同成立解决了合同从无到有的问题,而已经成立的合同并非都能够生效。
2.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生效,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区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构成条件不同。
合同成立的重要条件是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至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则在所不问,它着重强调合同的外在形式所表现。合同生效则要求已经成立的合同的主要条款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即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等方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法律意义不同。
合同成立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意志,体现的是合同自由原则。合同成立的意义在于表明当事人双方已就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取得共识。合同能否生效则要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体现的是合同守法原则。合同生效的意义在于表明当事人的意志已与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实现了统一,合同内容有了法律的强制保障。
(3)作用的阶段不同。(www.daowen.com)
合同成立表明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过程已经完成,是一个法律事实;而合同生效则表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已经建立,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以实现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简单地说,合同的成立标志着合同订立阶段的结束;合同的生效则表明合同履行阶段即将开始,它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又是合同履行的依据。
(4)责任形式不同。
合同成立后,如有违反,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就是缔约过失责任,即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受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合同生效后,如有违反,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就是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向对方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及适用定金罚则等。
(5)赔偿范围不同。
合同成立后,如有违反,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范围只限于信赖利益损失。所谓的信赖利益损失主要是指一方实施某种行为后,足以使另一方对其产生信赖(如相信其会订立合同),并因此而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后因对方违反诚信原则使该费用不能得到补偿,仅限于直接损失,而不包括间接损失。合同的生效,则意味着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造成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承担对方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失,不仅包括现有财产直接损失,而且包括可得利益损失。
(三)合同生效的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订约能力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订约能力又叫合同主体合格原则,即作为合同主体的当事人必须具有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公民只能订立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状况相适应的合同。法人及非法人团体,其相应的订约能力表现为法律或其章程规定的符合其设立宗旨的业务活动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合同本质上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合意,此种合意符合法律规定,依法产生法律拘束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否产生此种拘束力,取决于此种意思表示是否同行为人的真实意思相符合,即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这是针对合同的目的和内容而言的。合同内容违法是指合同违反法律中的强制性规范。如卖身契或买卖妇女、儿童的合同当然无效。同时,合同内容虽不违法但它的目的违法,如为偷税、逃税而签订的赠予合同,同样无效。
4.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因此,有些合同需要具备特殊的要件才能生效。
思考4-7
成立了的合同的当事人一定要去承担合同中的义务吗?合同生效需要哪些要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