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从珂骄兵不治: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李从珂骄兵不治: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唐李从珂的遭遇就是一例。李从珂,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养子,又称末帝。在王思同督众猛攻之下,李从珂部队死伤累累,形势十分危急。降兵认为有功于李从珂,便纷纷向他讨功要赏。在底下制造谣言,李从珂害怕军中有变,于是更加一味地迁就这些骄兵悍将。走投无路的李从珂本人也在石敬瑭兵临城下时,登楼自焚,喝下了自己骄兵不治、葬送天下的这杯苦酒。

李从珂骄兵不治: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唐朝中后期起,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它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骄兵悍将不服管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五代而不改,五代时期有许多国君、将帅就是因为骄兵不治而身死国灭的。后唐李从珂的遭遇就是一例。

李从珂,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养子,又称末帝。年轻时随从庄宗李存勖及明宗征战后梁,骁勇善战,军功卓著。

公元933年,李嗣源病故,儿子宋王李从厚继位,史称闵帝。闵帝优柔寡断,权臣朱弘昭、冯赞等趁机把持了朝政。朱冯二人为了利于专权,便致力于排除异己,安插亲信。当时李从珂任凤翔节度使兼侍中,被封为潞王,地位很高,且享有较高的威望,自然成为朱弘昭等人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他们就以李从珂不服从调任河东节度使的命令为由,派遣西都留守王思同率大军前去征讨。

征讨大军抵达凤翔城下后,王思同即下令攻城,志在必得。凤翔城城垣低矮,壕堑不深。在王思同督众猛攻之下,李从珂部队死伤累累,形势十分危急。

李从珂眼见城将不保,便登上城楼,高声对城外军士喊道:“我年未二十岁就跟先帝出征,出生入死,金疮满身,军士从我登阵者多矣。今朝廷信任贼臣,残害骨肉,且我有何罪。”说罢放声大哭,声传数里,闻者莫不为之哀痛。羽林指挥使杨思权原就与朝廷权臣有隙,这时便乘机大喊:“大相公,君主也。”当即率领所部人马脱下甲胄,丢掉兵器,进入凤翔城西门向李从珂投降,并献上一张白纸,要求李从珂攻克京师登上帝位后,封他为节度使。李从珂便依言写上:“思权可任颁宁节度使。”与此同时,严卫都指挥使尹晖“亦引军自东门而入”,投降依附了李从珂。这样一来,王思同等见大势已去,只好落荒逃走。

降兵认为有功于李从珂,便纷纷向他讨功要赏。李从珂不敢怠慢,便倾尽城中财物犒赏将士,“率居民家财以赏军士”,甚至将釜鼎之类的器具也作价论赏。军营内酗酒赌钱,喧闹不已。李从珂传令发军东进,并遍告军士,凡攻入京都洛阳者,赏钱百缗。这些骄兵见有重赏,便随从他向洛阳杀去。一路势如破竹,连下重镇。

李从珂率军东进的消息传来,闵帝及左右个个心惊肉跳,手足无措。大将康义诚见风使舵,企图率领侍卫军投降李从珂以擢大功,于是假意请求领兵讨伐李从珂。闵帝不察虚实,欣然同意,并拿出府库钱物进行犒赏。(www.daowen.com)

这些人骄横不可一世,身背朝廷赏赐出征“讨伐”李从珂,却一路扬言:“到了凤翔后,再向潞王取一份赏。”结果他们刚到新安,便纷纷丢盔弃甲,成群结队争先赶往李从珂军驻地请降。这样李从珂就畅通无阻地进入洛阳城,在冯道等人上表劝进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李从珂即位后,立即下诏开府库犒赏军士,岂知洛阳府早已空虚,而犒赏军费却需50万缗之多。百官竭尽所能搜刮财物,然而即便如此,也只搞到20万缗,尚不及半数。这些赏钱颁赐下去后,这些骄兵悍将欲壑难填,大为不满。在底下制造谣言,李从珂害怕军中有变,于是更加一味地迁就这些骄兵悍将。

正是由于李从珂平素治军不严,纲纪不明,所以后来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攻打后唐时,手下部众立刻分崩离析,不战迎降。走投无路的李从珂本人也在石敬瑭兵临城下时,登楼自焚,喝下了自己骄兵不治、葬送天下的这杯苦酒。

【悟在当下】恩威并施树威信

管理者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要严格要求部下,不能放纵,恩威并施是必要的。工作中,要用“威”来体现制度与法规的威严;私下里,再用“恩”来体现个人的关怀。

如果怀着做好人的心态和下属交朋友,制度与法规体现在哪里?如果下属犯了错误,你怎么惩罚他?如果你不惩罚,你的威严又何在?如果你惩罚,下属会和你日常的行为对比,于是你就成了“阴险小人”“笑面虎”,以后你的工作如何才能开展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