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秦王嬴政,以敏锐的眼力看中并留住了尉缭,他并不因尉缭对他形象、人品的判断恶劣而计较,宽厚地优待尉缭,倚重尉缭,与他结下了君臣之谊。此后,在他任何一项决策之中都不同程度地有着尉缭思想的痕迹。
譬如,尉缭认为“外无下天之难,内无暴乱之事”,认为那种男耕女织、人民安乐的和平社会才是理想的太平盛世。然而,一旦有战争打乱了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秩序,就要以战止战。这种战当然是以正义之战而伐不义之乱,就是在尉缭这种思想的启示、影响、鼓舞和激励下,嬴政坚定了统一六国,以战止战的信心。
以正义之师去攻击不义之兵,也不是可以轻易取胜的,尉缭对这一点很有见解。他认为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要有巧妙而恰到好处的配合,尤其是“人和”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圣人所贵,人事而已”。嬴政对这种“人事”思想也颇为重视。
尉缭认为,要达到“人和”的目的,则需要采用藏富于民的方针,要不误农时,不损民财,要奖励耕战,使民众个个皆勇于战。再则在战时,也要对军中将士明法审令,让将士个个勇于赴死杀敌,更要让将士知令必行,听命必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的目的,军民一条心,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尉缭的这种思想对嬴政影响很大,为此,他非常崇尚农战的治国原则。
正因为尉缭把人的因素放在了取得战争胜利所需的第一位,所以嬴政在统一战争中也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具体实施之中,嬴政坚定地继承了先祖奖励耕战的政策,使秦人以富强支持战争,以好胜参加战斗,以向上进取的精神力求战无不胜。
对于战争中将帅的作用,尉缭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他认为将帅自受命之日起,以恩惠而赏士卒,且赏罚既不能过之也不能欠之,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好将帅。
嬴政对尉缭关于将帅的看法和要求也很认同。在统一战争中,嬴政选用了王翦、王贲、李信、杨端和等军事帅才,保证了秦军战略战术、军事智谋的正确发挥,从而使秦统一天下成为现实。
又譬如,在《尉缭子》“战威”一篇中,尉缭阐述了军事后勤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粮草一定要足够用,否则便“士不行”;武器装备要精良,否则便“力不壮”。
对尉缭军事后勤理论的应用,嬴政更是心领神会,而且在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军队所用武器的配备上,修造战船,改造兵车,这些都在战争中立下奇功。
在实际战斗的过程中,尉缭还指出了讲求战略战术的机动性、灵活性的重要。他主张先料敌而后动,“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在“战威”一篇中,他列举了五个先料敌而后动的条件,即战前要研究制订周密可行的进兵计划;选任合格的统兵将帅;用兵神速;注意利用地形布置攻防;军令如山,违者必究。他认为具备了这五个条件,还要利用敌军的各种地势、人事等方面的弱点,以少胜多,以实击虚,以收到“敌不接刃,而致之”的效果。
这样精辟的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理论,嬴政更是积极地把它运用到实际战争中去。(www.daowen.com)
譬如在攻打赵国时,嬴政就先利用了燕赵两国的矛盾关系,主动而迅速地捕捉住战机,打了一次大胜仗。当秦又屡败于赵军之时,嬴政利用赵国内部君臣之间的矛盾,巧施反间计,轻易地除掉了阻碍秦军攻赵的名将李牧,最后终于大败赵军。
攻打魏国之时,嬴政巧妙地利用魏国地势低的弱点,水灌魏都,获得了奇效。
由此可见,统一战争中运用的各种奇计妙策,正是嬴政深入研究领会了尉缭的军事思想之后得到的克敌法宝。
杰出军事家尉缭的军事谋略在统一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至于在嬴政为自己修建的皇陵之中,也可以见到那些活灵活现的兵马俑列队布阵的形式,与尉缭在“兵令”一篇中所讲述的军阵形式十分吻合,足见尉缭对嬴政的影响之深。
尉缭这个杰出军事人才,自始至终参与了秦统一六国的过程,成为秦王嬴政的左膀右臂。
而秦王嬴政使一匹千里马得以驯服,甘受驾驭,使之尽心竭力地效忠于己,为统一大业的成功加上了最重的砝码,更体现了他非常机智的一种御人技巧。
【悟在当下】善待下属,不耻下求
善待下属,不耻下求,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领导者正确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使下属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因素。
使用有才能的下属是古往今来用人者的必备素质之一,而能否有效地选拔和使用、特别是驾驭好有才能的人,则是当今领导者领导能力的集中体现。现代领导者要善待下属,不放走任何一个智者贤人,让有才能的人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