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战国时魏国人,自幼聪颖好学,善于谋略,是一位难得的贤才。由于家境贫寒,范雎不得不屈身事于魏国的中大夫须贾,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须贾而得到魏王的赏识。可惜明珠暗投,须贾并不是一位识千里马的伯乐,他看不出范雎是位精通韬略的谋士,这也是导致后来范雎受辱的一个根本原因。
一次须贾受魏王之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食客陪同前往。由于齐襄王早知须贾平庸无才,因此故意对他怠慢,让须贾在齐国一连住了几个月,就是不愿接见。相反,齐襄王早闻范雎之名,知道他善于雄辩,因此对范雎很赏识,派人送给范雎十斤金子,还有许多牛肉与酒。这两相鲜明的对比,使得须贾既嫉妒又恼怒,认为这是齐国有意羞辱自己,并由此迁怒于范雎。尽管范雎谢绝齐襄王的赠礼,并一再在须贾面前表现自己的谦恭之态,但仍不能平息须贾的怨气。须贾不断追问齐襄王向范雎赠礼的原因,范雎不敢说出真正的原因,只好推说不知,于是须贾就认为,范雎一定是向齐国透露了魏国的秘密。
回到魏国后,须贾心中仍是怨恨难消,就将这件事报告了魏国宰相,并一再声称,范雎一定泄露了魏国的秘密。这位魏国宰相名叫魏齐,也是个头脑比较简单、刚愎自用的平庸之辈。他一听说范雎泄露了国家秘密,便勃然大怒,也不进行审讯调查,立即下令严加惩罚。在魏齐的旨意下,魏齐的手下役吏用木棍猛烈地抽打范雎,并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结果范雎的肋骨被打断,牙齿也被打落。魏齐的宾客中有喝得酩酊大醉的,还朝范雎身上撒尿,有意对范雎进行人格侮辱,以作为对他“泄露国家秘密”的惩罚。范雎一见情况不妙,立即躺地装死,一动不动。那些役吏们见范雎已经没了气,就用席子将他包起来,扔进厕所中,并派一个人在旁看守,范雎抓住这个机会,从席子里面爬出来,对看守他的人请求说:“在下蒙冤受辱,请阁下高抬贵手。如蒙相救,日后必当重谢!”看守也很同情范雎落难的遭遇,于是对喝得大醉的魏齐说:“范雎已被打死,要他的尸体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不如抛之荒野。”喝得迷迷糊糊的魏齐也没细想,一听范雎已被打死,就同意了这个看守者的建议,范雎终于逃离虎口,躲藏在一个朋友家里。
不久,秦昭王派使者王稽出访魏国。王稽到达魏国后,暗中积极访贤。范雎在朋友的帮助下,与王稽秘密会面。王稽对范雎一见倾心,与范雎稍一交谈就知道他是一个难得的贤才,立即用车将他载入秦国,并向秦昭王推荐。范雎向秦昭王内献巩固政权之计,外陈争霸诸侯之术,秦昭王大为欣赏,立即拜他为宰相。
范雎在秦国得志后,一方面帮助秦昭王建功立业,为秦昭王提出了一个“远交近攻”的重大外交战略,从而奠定了秦国各个击破、最终兼并六国的战略基础;另一方面也通过秦昭王为自己报了仇,在秦国的强大实力威逼下,魏齐被迫逃出魏国,最终迫于无奈而自杀,对于须贾,范雎在遭大肆羞辱后,仍考虑他对自己尚有一点情谊而赦免了他的死罪。(www.daowen.com)
范雎乃一代杰才,生于魏国却未受重用,相反还受到羞辱,几乎冤送了性命。而他一到秦国,秦昭王就待之为上宾,并拜他为宰相。以此观之,魏国被秦消灭而秦终能统一六国,岂非必然?
【悟在当下】要懂得尊重人才
如果领导者不能做到知人善任,反而对下属无端猜疑,不能做个能识千里马的伯乐,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才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没有人才盼人才,盼来人才又冷落人才,等到人才要“东南飞”了,又千方百计地阻挠,一点不尊重人才。招贤,是尊重人才;重贤,也是尊重人才;送贤,更是尊重人才,而且层次一个比一个高,做起来一个比一个难,求贤不易。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待人才的关键是一个“情”字,不同的“情”,就会收到不同的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