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齐王与稷下学官: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齐王与稷下学官: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威王即位后,由于他特别重视人才的作用,因而重视培养人才,于是进一步扩大了稷下学宫,并且采取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吸引各国学者到稷下学宫讲学,为齐国培养人才。从此以后,齐国由国家出钱,在稷下养士成为一个传统。发展到齐昏王时,稷下学士发展到数万人。齐威王、齐宣王通过稷下学宫的建立,培养、招揽了一批批的人才为齐国建设服务,使齐国在诸侯国中地位大大提升。

齐王与稷下学官: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战国时期,早在齐威王之前,齐国就在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设置学宫,但是规模不大。齐威王即位后,由于他特别重视人才的作用,因而重视培养人才,于是进一步扩大了稷下学宫,并且采取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吸引各国学者到稷下学宫讲学,为齐国培养人才。

齐威王去世后,他的继任者齐宣王也很有作为,也十分重视培养人才。他的特点是“好士”,即重视知识分子,喜欢文学游说之人。他继承威王的传统,在齐国国都的稷门外又新盖了许多房子,名为立馆,又称为学宫,招来了各国的许多学者,在那里讲学辩论,著书立说,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稷下先生、稷下学士,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派。

稷下学派为齐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齐国强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稷下学宫招揽了学者千余人,其中非常著名的学者就有七十六人。其中不乏慎到、田骈、环渊、邹衍、淳于髡等大名鼎鼎之人,孟子荀子也曾经到过那里讲学。他们都受到齐国的尊崇,分配给高门大屋,有好房子住,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但是并不当政,不任职;只论国家大事,专门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相当于一个政治设计院和智囊团。

孟子到齐国后,位为上卿,每次出门都有仪仗队,相当威风。尽管齐宣王对孟子那一套仁政的方案不感兴趣,但还是对他十分尊重,对其中一些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齐宣王之所以不惜花费那么多钱财在稷下养士,目的就是要集思广益,采各家之长。(www.daowen.com)

从此以后,齐国由国家出钱,在稷下养士成为一个传统。发展到齐昏王时,稷下学士发展到数万人。齐国稷下学宫的建立和发展,为齐国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加强了本国同其他诸侯国竞争的力量。而且,还为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悟在当下】择人更要育人

建立稷下学宫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齐威王、齐宣王通过稷下学宫的建立,培养、招揽了一批批的人才为齐国建设服务,使齐国在诸侯国中地位大大提升。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