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以徐铉成功完成任务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以徐铉成功完成任务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三个人中,又以徐铉的名声最高。就这样,这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成功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大宋朝不但没有丢人,反而使徐铉因为摸不清宋朝押伴使的底细,而感到很懊恼。宋太祖派殿中侍者做押伴使,是以愚困智。用愚者去对付智者,以至于智者无法理解,如果是智者与智者较量,彼此就会谁也不服气,结果可能会闹得很不愉快。由此可见宋太祖用人的高明之处。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以徐铉成功完成任务

南唐广陵人徐铉、徐锴兄弟和钟陵的徐熙,号称“三徐”,他们在江南一带很有名气,三个人都是见多识广、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虽然他们身在南唐,但是他们的名声却已经传到了北宋朝廷那里,可见三个人的名声是多么的响亮。而这三个人中,又以徐铉的名声最高。

有一年,南唐派徐铉作为使者,来给北宋纳贡,北宋朝廷按照惯例要派官员去做押伴使。这下可愁坏了宋朝的大臣们,因为他们都担心自己的辩才不如徐铉,生怕被选中,丢了北宋王朝的脸。因而各个战战兢兢,整日坐卧不宁。宰相赵普更是着急,因为选派押伴使的任务是由他负责的,如今选不出一个比徐铉高明的人,如何向皇上交代呢?赵普一连几天都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宋太祖请示。

宋太祖看到赵普为难的样子,笑笑说:“你不必着急,我大宋朝人才济济,难道还找不到一个比徐铉强的人吗?这件事情你不必担心了,你且退下,我自己来选。”赵普遵照宋太祖的旨意退了下去。在大殿外焦急地等候。过了一会,只见皇帝身边的一个宦官从大殿中出来,高声喊道:“殿前司听旨。”那人就赶紧跪下来准备听旨,那宦官打开圣旨,念道:“皇帝诏曰,命殿前司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即刻呈上来……”那殿前司也不明白皇帝要他写这些人的名字到底是为什么,也只好奉旨行事。写好之后,宦官拿着名单送给宋太祖。

宋太祖瞥了一眼名单,根本不仔细看,就拿起笔,随便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说:“就是他了。”说完就宣读圣旨,任命这个人为押伴使。赵普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皇上究竟打的什么算盘,但是他也不敢再请示,连忙催促那人赶快动身。这几天为了选押伴使已经耽误了,丝毫没有耽搁的时间了。

这个被选中的殿中侍者根本不知道“押伴使”到底要做什么,平时虽然也听说过这个名词,但是具体要做什么却不甚清楚,旁人也没有跟他做具体解释。没有办法,皇上的旨意已经下了,他只能去执行。殿中侍者和徐铉一同乘船驶往宋境。一路上,望着沿岸的美景,徐铉不禁文思泉涌,不停地吟诗作画。而且他的词锋如云,果然是个高超的辩才。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拿了出来,周围的人都被徐铉的才华所折服。而那个殿中侍者,因为根本不识字,所以徐铉所说的对他来说无疑是对牛弹琴。但是他又不能表现出不懂的样子,只好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徐铉一时看不出他的底细,越发喋喋不休,极力与他交谈。可是这个殿中侍者依然不发表任何言辞。一连几天,那人都不与徐铉争辩,徐铉说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却依然不能使这人开口争论,徐铉实在太累了,没有办法,他只好也不吭声了。

就这样,这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成功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大宋朝不但没有丢人,反而使徐铉因为摸不清宋朝押伴使的底细,而感到很懊恼。(www.daowen.com)

【悟在当下】“用愚者对付智者”的用人策略

大家可以想想看,当时北宋人才济济,名儒众多,如果找几个论辩之才,应该是相当容易的。根本不用害怕一个徐铉。为什么宋太祖还要这么做呢?其实作为大国之君的宋太祖用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兵家的上策。

宋太祖派殿中侍者做押伴使,是以愚困智。用愚者去对付智者,以至于智者无法理解,如果是智者与智者较量,彼此就会谁也不服气,结果可能会闹得很不愉快。由此可见宋太祖用人的高明之处。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能够识别人才,更要学会用人的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