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祖父是赵国人,父辈迁移到代地。汉朝建立后又搬到安陵。文帝时,冯唐任中郎署长职。有一天,文帝坐着马车从冯唐身边经过。问冯唐:“老人家什么时候开始做郎官的?家乡在何处?”冯唐以实言回答了。文帝说:“我在代地居住的时候,负责我生活起居的太监高袪,曾多次向我说起赵国大将李齐,说他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以及他在巨鹿英勇作战的情况。因而我每次吃饭时,都想到他在巨鹿作战的情况。老人家您知道李齐吗?”冯唐回答说:“李齐还不如廉颇、李牧。”文帝问:“为什么?”冯唐接着说:“我祖父在赵国的时候,做过率领军队的军官,和李牧很要好。我的父亲原为代相,和李齐很熟悉,因此我知道他的为人。”
文帝听后,显得非常高兴,于是拍腿惋惜说:“唉!唯独我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否则那些匈奴哪敢来侵犯呢?”冯唐说:“陛下,您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他们,也不会重用他们。”文帝很生气,起身下车,甩手走入皇宫。
过了一段时间,文帝招来冯唐,责备说:“你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尊重我,难道有话不能在没有人的地方告诉我吗?”冯唐赔罪说:“鄙贱之人不懂得忌讳。”文帝接着问:“上次你为什么说我不能重用廉颇和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上古时代,做君王的派遣大将出征,跪着为大将推车子,还安慰他们说:‘国家内部的事务我会处理,外面的军事事务就请将军费心啦。对有军功的将士将军给予奖赏就是了,回来的时候向我奏明就成了。’这都不是空话。我祖父曾说过李牧做大将守边的情况,军队和边塞贸易收入都用来改善将士的生活,记功奖赏都由将军决定,不必请示赵王,赵王对李牧委以重任是为了要求他能成功,所以李牧才有机会发挥他的智慧和才能,赵王为他准备了上千乘战车,选好上万名善于射箭的士兵和十万名有战斗力的战士。由于这样做,部队战斗力增强,扫平了北边匈奴的势力,打败了东胡的骚扰,抑制了西边强秦的野心,支援了南边韩、魏的战争。那时赵国国力强盛,几乎称霸于诸侯。但不巧,赵襄王死了,赵王迁继位,他的母亲是个乐家女,分不清是非好坏,听信了郭开的谗言,把李牧给杀了,令颜聚代替李牧为将,由于上述变故,赵国很快就被秦国灭掉了。”
文帝不解冯唐说这些话的意思,冯唐就继续说道:“现在我来说说我朝大将魏尚。他任云中太守时,就把军队和外边贸易的收入也全部分给了士兵,还拿出自己的生活费,杀牛招待宾客军吏舍人,为他们改善生活,聚集人才,所以匈奴逃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的边塞。有一次,敌人曾来偷袭云中,魏尚立即率领众官兵回击,消灭了无数敌人,胜利而归。魏尚的士兵,都是云中老百姓的子弟,都是当地种田的农民,哪里知道什么叫尺籍伍符,他们只知道英勇杀敌,为国立功。杀败匈奴后,魏尚向幕府报功,由于所杀敌人数目不太准确,幕府中的官吏就以法令挑他的毛病,对魏尚进行了处罚。这样的大功不给奖赏,却因为一点小事而给予处罚。我认为陛下的法令太细、太死,赏太轻、罚太重。况且云中太守魏尚向上报功时,所杀敌人的首级只差六颗,陛下您就把他治罪下狱,还削去爵位。由此看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也不能很好地用他们。我很愚蠢,又触犯您的尊严了。”说完,冯唐作揖谢罪。
文帝听了冯唐一席话,觉得说得入情入理,很高兴。当即命人放了魏尚,恢复他的官职和爵位,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主管中尉及车骑部队。(www.daowen.com)
【悟在当下】不因小错否定人
文帝爱才,为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而叹息。但冯唐的一席话,要比文帝的叹息高明得多,他指出了文帝只有爱才之心,而无用才之法,即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会用。文帝因为一点小事,就处罚战功赫赫的魏尚,可见他的确不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人才。
对于人才,犯一点小错误是可以原谅的,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不要一棍子打死,让他们没有翻身的余地。其实,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点错误都不犯,关键是,领导者应该知道如何对待这些人才的小错误,如何让他们更好地改正,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不是通过严厉的惩罚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