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张释之:中国古代勇于谏言的传奇

张释之:中国古代勇于谏言的传奇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文帝刘恒的侍卫张释之,为人正直无私,见多识广,由于敢于直谏,容易得罪人,又不阿谀奉承,因而十多年来,没有得到升迁。汉文帝认为张释之敢于直谏,提拔他为管理全国司法的廷尉。有一次,有人盗了汉高祖庙前的玉环,汉文帝命张释之惩处。张释之将盗者杀了,悬头于市。大胆提拔敢于直谏之人汉文帝屡次提升张释之,每次都是凭他的勇于批评皇帝,在封建社会,这是十分不易的。

张释之:中国古代勇于谏言的传奇

汉文帝刘恒的侍卫张释之,为人正直无私,见多识广,由于敢于直谏,容易得罪人,又不阿谀奉承,因而十多年来,没有得到升迁中郎将袁盎看中了他的德才,向汉文帝推荐,请求将他提升为接待宾客、传达旨意的“谒者”。

汉文帝亲自召见张释之,要他讲治国的意见,张释之以秦亡汉兴的事实,提出当政者要吸取秦二世的教训和刘邦用贤纳谏的经验。他特别提出,为官者要善听逆耳忠言,善用忠臣,文帝觉得张释之果然有才,就任命他为谒者仆射。

不久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武,经过司马门没有下车,张释之上前拦住,不让他们进殿门,并告他们犯了不敬之罪。此后这事闹到薄太后那里,薄太后很生气,认为张释之胆大,竟敢不尊敬皇亲,要皇帝治张释之的罪。而文帝则说:“这本是我们皇族订立的规矩,张释之按规矩办事没有错。我的儿子违反规定,是我们教育不严。要惩处的是我的儿子,而非张释之啊。”

薄太后无言可对。汉文帝见张释之这样刚正不阿,便将他提升为负责议论朝政的中大夫,不久,又提升他为中郎将。

张释之随汉文帝来到霸陵,文帝对那里的石头很感兴趣,对随从大臣说:“我百年之后,用此山的坚石做外椁,把苎麻和棉絮斩碎塞住石椁的缝隙,再用漆浇灌椁的缝口。那么,即使是最高明盗墓贼,也动不了里面的棺柩了。”随从大臣们都说好,到时候一定照办。唯独张释之提出反对意见,他说,贼人盗墓,目的是棺木中的财宝,如果棺里葬有珍珠宝贝,他们就会用各种方法,想尽办法把珍宝盗走,如果棺木里没有什么宝贝,那么根本无人会来盗,人死属土,带去贵重财物,本来就是浪费,最终送入盗贼手里,倒不如用之于国家和百姓好些。所以,陛下要带头薄葬。

汉文帝觉得张释之说得有理,于是嘱咐众臣将来要给他薄葬。以后,霸陵的随葬品都用瓦器,而不用金属品。汉文帝认为张释之敢于直谏,提拔他为管理全国司法的廷尉。

不久,文帝巡视,路经中渭桥,忽然看到一人从桥下钻出来,把銮驾的马吓了一跳。文帝命卫士把这个人抓起来,交给张释之处理。

张释之审问那个人,那人说:“我刚从乡下来到京城,听说‘御驾经过,禁止通行’的清道声后,急忙钻入桥底下躲避。等了好半天,也听不到皇上从桥上路过的声音,以为皇上已经过去了,这才走出来,不想正碰上皇上的马车。”张释之了解了情况,向文帝回禀说:“这人违反清道禁令,依法处罚金。”(www.daowen.com)

文帝认为这样的处罚太轻,张释之就把此人惊马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说他并不是故意的,处以罚金是秉公执法,不能因为惊吓了皇上的马而重加责罚,那样国人是不会信服的。

汉文帝无话可说,只好按照张释之说的办。

有一次,有人盗了汉高祖庙前的玉环,汉文帝命张释之惩处。张释之将盗者杀了,悬头于市。文帝大怒,说要全家问斩,张释之说:“如果有人盗了高祖的墓,怎么处罚?”文帝当然知道盗墓之罪重于盗玉环,盗玉环要斩全家,盗墓岂不是要亲朋都斩?汉文帝被张释之问得无言可对,最后还是同意了张释之的意见。

【悟在当下】大胆提拔敢于直谏之人

汉文帝屡次提升张释之,每次都是凭他的勇于批评皇帝,在封建社会,这是十分不易的。汉文帝虽然遭到张释之的批评,但是每次都能够听从张释之的正确意见,而且越来越重用他,这就说明汉文帝是个善于用人的人。换作一般的人,下属敢公开指责上级,肯定会治下属的罪。

其实,作为上级,就该多多提拔那些敢于进谏,敢于说真话的下属,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为你好的人。那些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人其实是在害你。善用贤臣,就得有宽容的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谁是真正为自己着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