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8年,秦穆公趁晋文公病死之机,打算派兵经过晋国去攻打晋国的盟国郑国。当时秦国的主要大臣百里奚和蹇叔都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秦国出动这么多的军队,行走这么远的路程,肯定会走漏风声,还不等秦军到郑国,郑国早就得到消息,事先准备好防御的攻势了。那时候秦军一路舟车劳顿,再去迎战早已准备好的郑军,肯定不会占优势。可是秦穆公不听劝告,坚持要派兵攻打郑国。而且派百里奚的儿子百里孟明视为大将,西乞秫、白乙丙为副将,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郑国进发。
晋国果然很早就得到了这个情报。晋国大将先轸认为这是打击秦国的最好机会,于是就建议刚刚登基的晋襄公在崤山一带拦击。晋襄公亲自率领大军来到崤山。崤山地势险要,晋军在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秦军到来。孟明视率领军队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晋军团团围住,进退两难。秦国的将士死的死,降的降。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三员大将都被晋军俘虏。
晋军把这三员大将捆到晋襄公面前。如何处置这三个人呢?晋襄公一时发起愁来。晋襄公的母亲是秦国人,对晋襄公说:“秦国和晋国本来是亲戚,一向彼此帮助。孟明视这几个武夫为了给自己争功劳,才挑起这场战争,伤了两国的和气。要是把这三个人给杀了,恐怕两国的仇怨会越结越深,不如把他们放了吧,让秦国的君主亲自去惩治他们吧。”于是,晋襄公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把孟明视他们三个放了回来。
孟明视三人垂头丧气地回到秦国,本来想秦穆公一定不会饶了他们三个,可是没想到,秦穆公听说晋国放了孟明视三人,亲自出城迎接他们三个败军之将,而且还为死去的将士和孟明视等人所受的屈辱而痛哭流涕。
三个人顿时受宠若惊,大臣们不解,问秦穆公这是为何,败军之将,理应斩首啊,为什么还这样礼待他们?秦穆公说:“出征之前,蹇叔、百里奚都极力劝阻我,要我不要派兵,但是我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孟明视他们三个都是非常杰出的将领,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要不是我这次一意孤行,他们也不会吃败仗,这都是我的原因啊。而且对于将军,打了败仗就杀他们的头,这哪能安定军心呢,将士们肯定不会全心效忠啊!再说我也不能因为他们打了一次败仗,就抹杀了他们这么多年来所立的战功啊!”秦穆公不但没有处罚他们三个,而且好言安抚,仍旧让他们担任原来的官职。孟明视三人感激得痛哭流涕,发誓一定誓死效忠秦国。
当年冬天,晋国联合宋、陈、郑三国攻打秦国边界。孟明视认为自己的准备还不充分,不许自己的部队与他们交战。晋国又趁机夺去了秦国两座城池。附近的小国见秦国连连失败,也纷纷脱离秦国。秦国也有人趁机说孟明视的坏话,孟明视在众议非非的情况下,也感到压力很大。
可是,秦穆公却丝毫不受这些议论的影响,继续安慰和鼓励孟明视,对他说:失去两座城池,将来还可以得回来,带兵的人要打有准备的仗,这次由于准备不充分,决定不战是对的,你不要担心那些闲言闲语,只要我们准备充分了,下次一定可以取胜。(www.daowen.com)
孟明视为能够在这样一个信任下级的君主下做事,感到大幸。他更加努力地做好备战,决心以奇胜的战果报答穆公。
第二年,孟明视等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请求去攻打晋国。大军刚刚渡过黄河,孟明视就下令士兵烧毁战船,以表示勇往直前的必胜决心。大军长驱直入,打败了晋国的军队。然后,孟明视又带领军队来到他们曾经失败过的崤山,收敛和埋葬了阵亡的将士,为秦国报了仇雪了恨。
【悟在当下】给下属改正错误的机会
敢于自责,并信任败军之将,这是秦穆公功成名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有才能的人,不要对他们要求过于苛刻,不容许他们犯任何错误,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只有如此才能出现人才济济的局面,才能让这些人才真心实意地效忠于你。
作为现代的领导者,爱惜人才,就要正确看待人才在工作中的失误或失败。领导者最先应该检讨自己的行为,下属的过错,有可能是自己工作的失误造成的,不要一味地怪罪下属,应先从检讨自己开始。
要给人才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让他们继续发挥作用,为集体做出更多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