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独尊儒术,任用三儒家支持者

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独尊儒术,任用三儒家支持者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帝也非常赞同推行儒家思想,他认为清静无为的黄老道家思想也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了,而这种大一统、神化皇权的儒家思想非常适应社会的发展。汉武帝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起用董仲舒,但他却大胆地任用了三个儒家支持者:窦婴、田蚡、赵绾,分别任命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了,汉武帝没有了绊脚石,开始自己独立处理政事。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独尊儒术,任用三儒家支持者

公元前140年,年仅16岁的皇太子刘彻继承王位,他就是在我国历史上与秦始皇齐名的一代帝王——武帝

武帝年纪虽小,但是很有抱负,他一心想治理好天下,但是苦于无人辅佐。于是他下诏各郡县,征求“贤良方正”和“直言进谏”的人才,并亲自主持考试。这些被选拔的人才中董仲舒最有名,深得武帝赏识。

西汉初年,汉高祖仍然奉行秦代的“挟书集”,禁止私人收藏《诗》《书》《百家语》等,汉高祖想从思想上控制百姓,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起到什么良好作用。汉惠帝即位后,发现“挟书集”有百害而无一利,便宣布废除它。诸子百家学说开始复苏。民间比较流行的有阴阳、儒、墨、法、名、道家,而以儒、道最为盛行。

道家宣扬一种无为的思想。当时汉朝的统治者为了缓和与农民阶级矛盾,主张“无为而治”,提倡统治者少有作为,借以来治理好国家,从而恢复生产,稳定社会

到了汉武帝时,文景盛世以后,汉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繁荣,地主阶级积累了巨大财富,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上升。地方诸侯也等待时机,以求夺权。边境上,匈奴经常侵扰汉朝。这一切都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不仅要从政治和经济上,还要从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董仲舒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汉武帝提拔重用的。

董仲舒是广川人,精通儒学。他分析汉朝建立以来几次谋反之事,认为应当宣扬大一统的思想。他认为汉武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不能再宣扬一种无为的思想了。他看到了社会安定的背后有许多不安定因素,需要从思想上加强统治。

董仲舒非常聪明,他不单单宣传孔孟所创的儒家思想,而是把许多家思想综合在一起,以儒学为主体,再补充适合封建统治的思想。他提出了“天人三策”,意思是:天是有意志的,皇帝是代表上天统治人们的,人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也必须严格遵守上下尊卑的礼节。这一思想明显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它也容易为统治者接受,因为它有利于封建统治。

汉武帝也非常赞同推行儒家思想,他认为清静无为的黄老道家思想也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了,而这种大一统、神化皇权的儒家思想非常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当时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崇奉“黄老学说”,所以汉武帝不敢得罪祖母,没敢重用董仲舒。但他又觉得董仲舒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派他去做江都相,等待时机,再重用他。

汉武帝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起用董仲舒,但他却大胆地任用了三个儒家支持者:窦婴、田蚡、赵绾,分别任命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于三个人都支持儒家学说,所以董仲舒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开始在朝中抬头。(www.daowen.com)

但这种思想与祖母窦太后的思想大相径庭,深为窦太后反感,她便找借口杀了赵绾,又罢免了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还斥责了汉武帝一通。

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眼看着自己提拔的爱臣纷纷遭殃。汉武帝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等待着时机。他想:儒家思想虽然不能暂时推广,但一旦时机成熟,这种思想将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了,汉武帝没有了绊脚石,开始自己独立处理政事。他首先罢免了窦太后设置的丞相、御史大夫,任田蚡为丞相。

汉武帝下令在政府设置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在五经博士下面设置了50个弟子。将官府里布置儒学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免,黄老、刑名等诸子百家之眼都被排斥在官学之外,再次起用儒生。

那些学儒学的弟子,每年考试一次,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每次考试只要能通过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优良者可做大官。

渐渐地,官吏主要出于儒生,这样一来,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逐渐被排斥了,儒家得到了发展。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悟在当下】择才要等待时机

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的局面,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路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很长时间的等待、承受种种压力和阻力,终于没有绊脚石后,才得以大展宏图、名正言顺、正大光明地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汉武帝的耐心和恒心非同寻常,这与他一心缔造中央集权帝国的志向分不开,他告诉我们不愁没有人才,但是择才要等待时机,忍耐暂时对人才的压抑。

我们常说“取才于时”,可是有时候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取才于时”,不要灰心,把人才先搁浅起来,看似退一步,其实是为了进一大步,这一辩证法乃是择才的智慧,等待时机,动如脱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占领指挥高地,到那时候,方才是人才叱咤风云之时。试想,如果光绪帝也像汉武帝一样等慈禧太后过世再起用维新人才,没有了主要的绊脚石,还只是“百日维新”吗?思考起来,还是汉武帝有帝王韬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