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思贤求治心切,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不遗余力地亲自选用适合做刺史等地方官员的人才,为发现那些出类拔萃的、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贞观五年的一天,李世民让官员议论朝政。次日,当李世民看了常何的奏章,件件言简意赅,有理有据,完全符合自己的意图时,真是又惊又喜。但他突然意识到,常何是位武将,读书甚少,是写不出这样的奏章的。于是便问常何:“这样的见识议论,你是写不出来的,你从何得来?”
常何说:“这些提议并非出自我之手,是我家的客人马周建议的。”
马周是山东博州茌平人,自幼父母双亡,家贫如洗,年过三旬,尚未婚娶;但他刻苦好学,精通书史,志气谋略,样样过人。他曾应聘做过博州助教,后因酒后失言而受责。于是愤而出走,西游长安,到中郎将常何家中做食客。常何因出身行伍,带兵打仗堪称英杰,而舞文弄墨则一窍不通。为了落实唐太宗的旨意,他只好请马周代笔。马周凭其雄才大略,连夜挥毫,竟然替常何论述了二十多项大事。
李世民听后,当日召见马周。因马周一时未到,他竟一连四次派人去催。等到同马周交谈,李世民十分喜悦,下令把马周安置在门下省任监察御史,后提拔为中书舍人。
作为意外所得,李世民将马周视若至宝,马周也的确很有辩才,善于奏事,对事物洞察深刻,每次上奏都切中要害。李世民爱才心切,私下曾对人说:“我一日不见马周,就十分想念。”
贞观十八年,经多次提升后,马周受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虽然兼任两宫官职,但他处理事情十分公正,深得人们的赞誉。后来他又代理吏部尚书。(www.daowen.com)
李世民多次对身边的大臣说:“马周识大体、顾大局,敏感性强,观察事物敏锐,做事果断,品性忠诚正直,品评他人,都能秉公而论。我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能合我意。他尽忠尽节,又亲近归附我,确实可以借助于他,使我更好地治理国家啊!”
久而久之,马周被先后任命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最后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令要职,成为贞观时期著名的枢要大臣。
马周没有辜负李世民对他的厚望,为唐代的兴盛出了不少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宰相”。
【悟在当下】言语和思想的重要性
古语云:见字如见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字体,就可以判断此人的性格是大方还是小气,是老实还是圆滑;通过对其所写内容的分析,则可判断其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言语和思想是其本人各个方面最真实的写照。
唐太宗通过大臣上书批评时政的言论,就能够从中断定出贤良之才。审阅了马周言简意赅、有理有据、鞭辟入里的分析言论之后,唐太宗认定马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委以重任。事后,马周敢于直言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种种做法也证明了唐太宗慧眼识人的正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