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刘邦聘陈平为参谋军队监督

刘邦聘陈平为参谋军队监督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与其交谈,刘邦知道陈平很有谋略,是个奇才,于是就拜陈平为都尉,并兼任自己的侍卫和参谋,监督军队。于是汉王刘邦召见陈平,并责骂他说:“听说先生过去侍奉过魏王咎,不合意又到项羽那里,现在又到我这里来了。请问,守信用的人怎能这样三心二意?”汉王刘邦听后,觉得陈平的话很有道理,便向陈平道歉,又赏赐了陈平许多钱财,并拜他为护军中尉,让他监督和考察诸将。

刘邦聘陈平为参谋军队监督

陈平的故乡户牖是一片黄土的农村,土质贫瘠,农产很不丰足,地势蜿蜒曲折。陈平的家在村子的最外围。陈平双亲早故,兄长陈伯耕种了三十亩旱地。长得斯文俊雅的陈平总想为哥哥分担一些辛劳,可是,每当陈平拿着农具走向农地时,哥哥总会制止他说:“弟弟,这儿有我,用不着你来帮忙,快读书去。你的任务就是把书读好,我们陈家将来就靠你了。”

陈平的学问一直都是出类拔萃的,在这方面,同乡的人对他都非常佩服。

由于陈平知书懂礼,当人们遇到文字上的困难时,都不时找他求解。逐渐,就有人来找他给家中主持丧葬仪式,陈平也乐于帮忙。慢慢地,陈平主持丧葬仪式竟然名声大噪,成了远近闻名的主持丧礼的能手。

村里有祭礼时,分割祭肉的工作一向由陈平负责,陈平分配时非常公平,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于是乡中父老都称赞道:“善,陈孺子(小叔)之为宰。”陈平也自信地说:“如果我有机会为天下宰,也一定会分配得公公平平的。”

或许就是由于这样,陈平才将自己的名字取了一个“平”字,以代表自己特别的形象。

陈胜、吴广起义后,在陈称王,并派周市去平定魏地,封魏咎为魏王,和秦军在临济交战。为了建功立业,陈平告别了兄长,带领一群年轻人加入了魏王咎的反秦队伍。陈平积极上进,便以各种谋略游说魏王咎。魏王咎很欣赏陈平的仪容风度,命他掌管车驾。他多次向魏王咎献良策,魏王咎不但不予采纳,反而听信有些人散布陈平的坏话。陈平知道后便离开了魏王咎。

后来,陈平听说项羽黄河边上与秦军作战,于是又投奔了项羽,被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陈平打败殷王受降而归。过了一段时间,楚汉战争爆发后,殷王反楚投汉,项羽因为陈平是定殷的将领之一,所以企图杀害他。陈平得到消息后,急忙把将印和项羽赐金封好,命人送给项羽,独自佩剑逃走,去投奔汉王刘邦

陈平经好友魏无知的推荐,得到了汉王刘邦的召见。经过与其交谈,刘邦知道陈平很有谋略,是个奇才,于是就拜陈平为都尉,并兼任自己的侍卫和参谋,监督军队。(www.daowen.com)

灌婴对汉王刘邦这样重用陈平感到不满,便在汉王面前说陈平的坏话:“别看陈平相貌堂堂,气度不凡,但他没有什么才能。听说他先跟魏王咎,魏王咎不容,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不用,才来归汉。现在大王授陈平以重任,命为典护军。我们听说他曾经收受诸将的钱财,谁送得多他就对谁好,谁送得少就对谁不好。像这样反复无常的乱臣,你应该警惕。”

于是汉王刘邦召见陈平,并责骂他说:“听说先生过去侍奉过魏王咎,不合意又到项羽那里,现在又到我这里来了。请问,守信用的人怎能这样三心二意?”

陈平非常坦率地回答说:“魏王咎非常固执,不纳忠言,我才投奔项王;项羽志大才疏,任人唯亲,他所信任的人,只是他的本家兄弟子侄,姻亲好友,即使无能也把他们当成栋梁之材。对于其他人,即使是天才、奇才,他也不予重用,所以我就离开了项王。听说汉王重视贤才,任贤使能,所以我才来投奔于你。离开项羽时,我把他赏给的东西和钱财,全部送还了他,现在我两手空空,不接受别人的钱财我就无法生活,这难道是我的错吗?如果大王认为我的计策有可取的,就把我留下;如果听信别人的传言而不用我的计策,请大王准许我回家。这些金钱都还未用掉,我原封交回好了。”

汉王刘邦听后,觉得陈平的话很有道理,便向陈平道歉,又赏赐了陈平许多钱财,并拜他为护军中尉,让他监督和考察诸将。从此,诸将不敢再说他的坏话了。

【悟在当下】不因谣言否定人

刘邦是一位十分惜才爱才的君主。当有人中伤陈平时,他并没有轻易相信,而是坦诚地和他交谈,进而澄清了事实,避免了偏听偏信。

在任用人才时,人们往往把他人的评价当作一个重要的参考,殊不知,这可能会使人偏听偏信,扭曲事实,混淆是非,让人才蒙受不白之冤。其实,惜才爱才并不仅指善待人才,从生活的细微处关心人才的成长,还意味着不要因为某些谣言而否定人才,应努力去了解其最真实的一面,有时甚至要接纳其缺点和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