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让小学作文更具体,尊重儿童视角与生活经验

让小学作文更具体,尊重儿童视角与生活经验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想象可以生出双翼,但脚却要蹬地才能腾空,因而,并非指导不得其法,而是题目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视角与生活实际。很多老师都曾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比如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一种动物、一种自然现象,想象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者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让小学作文更具体,尊重儿童视角与生活经验

农村学校五年级老师晒了一堂作文课。他首先出示作文题目及要求——

作文题目:二十年后回故乡

作文要求: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想象你二十年后回到故乡,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亲人或同学见面是怎样的情景;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课文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想象并说说二十年后家乡会是怎样的,哪些地方引起了回忆,亲人、同学见面的情景如何。

在发言中,说到哪些地方引起回忆,孩子们讲得真实自然,而且生动,说了采野花、扎花环、过家家的山岭,“打游击”的森林,捉螃蟹的小河。可说到二十年后家乡变化及亲人、同学相见的情景时,他们描绘的家乡无非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时隔二十年的成人相见,如同小孩隔日碰面一般,无论教者如何引导,都没有多大改观,弄得这位老师倍感失望。

这位老师为自己“引导不得法”充满自责。我安慰他,责任不在于引导不得法:我们不可能让这些年仅十岁的孩子去读党和国家的农村发展规划,他们何以知道二十年后家乡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他们现在生活在农村,心里却向往城市,所以,他们想象的二十年后的家乡,就是把城市搬到农村来了;他们只见过外出打工的父母离家一两年后归来的场面,只体验过时隔几个月才和亲戚家孩子见面的情景,何以知道二十年后一班成年人重逢的状况?他们只能把自己的体会生硬地嫁接上去。想象可以生出双翼,但脚却要蹬地才能腾空,因而,并非指导不得其法,而是题目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视角与生活实际。(www.daowen.com)

如果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写写自己觉得家乡最美的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或写写爸爸妈妈外出务工一年回家及表哥(弟)表姐(妹)暑假来家玩等情景,学生自然易于动笔。而且,从写作方法和能力训练的角度考量,让学生写这些,与想象二十年后相见的情景,也看不出有多大差别。即使说后者多出了点训练想象力的内容,但若仔细想想,不难发现,此“想象”与我们应当训练的想象力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很多老师都曾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比如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一种动物、一种自然现象,想象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者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种想象,植根于孩子的生活土壤,又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真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孩子们充满想象,他们可以赋予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生命,可以和它们交流,与它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烦恼,这样的作文就关注了学生的视角和情感特点,他们一定乐意写,也很容易动笔,凭借他们的想象力,演绎出丰富多彩并充满感情的内容。

命题作文是不得已的办法”,叶圣陶先生早就论述过:“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想象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做的愿意做的题目给学生做。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

尊重儿童视角与生活经验,就是要准确把握儿童特点,充分了解孩子生活的积蓄,在命题和作文训练中需要学生做作文片段练习时,虽然不一定选择每个学生都“愿意做的”,但至少应该是“学生能够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