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写过《教师下水》,他对“下水”的解读是:“‘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他还阐述了“下水”的意义:“无非希望教师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能左右逢源。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
刘国正先生也说:“‘教师下水’,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出了题目,不光让学生做,自己也做,自己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便于指导学生。”
沈从文先生在北大教授中文的时候,每每学生写作之前,都会亲身从不同角度写几篇下水文,贴在教室墙上供参考。
这些大师的鲜明主张、深刻论述和身体力行的示范,我辈再论此话题,本有自不量力或饶舌之感。可遗憾的是,一线语文教师不“下水”,甚至什么文章都不写,是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常态。
究其原因,有两点非常突出:
一是一线教师的无奈与无力。现在的学校,被称为“无限责任公司”。现在的教师,不只是有埋头教书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官员成了“表叔”“表哥”,有教师笑称,我们无法做到著作等身,但是三五年下来,上交的与学科教学无关的名目繁多的表册资料摞起来却足以等身。疲累和纷扰,是大家最强烈的感受。作文又太费时费神,如果不凭借坚强的毅力或者组织的强行规定,能有几个人做到静心作文呢?毋庸讳言,有一部分教师作文水平有限,即便心有余也因力不足而害怕动笔。
二是教育理论多元化的干扰。新一轮课改后出现的各种教育新主张,也或明或暗地冲击着曾经被普遍认同的权威论述。有人说,教师的“下水”作文,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冲击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也有人说,网络时代,“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足可一“网”打尽,教师大可不必费心劳神“下水”体验;有人振振有词地拿出美国奥林匹克游泳队教练员谢曼·查尤尔的例子来作为佐证,说“旱鸭子”尚且能带出不少世界级游泳巨星,我们还不算作文的“旱鸭子”,自己不“游泳”,也能带出会“游泳”的人;最让普通教师无语的是,某作文教学名师竟发表文章和利用到各地讲学的机会,堂而皇之地质疑“下水作文”。
我无法站上巨人的肩膀,也无力以理论护卫大师学说,只说两个与“下水”有关的体会,或许能给人一点启发。
体会一:作文时需要开启“请勿打扰”模式。
某位老师为参加区里组织的作文赛课而到我校磨课,我被邀请指导。
在片段练习环节,做完写前指导,学生开始写片段后,这位老师巡回于学生之间,到这位学生旁耳语一番,到那位学生前称赞一阵……(www.daowen.com)
评课时,我建议在学生写作时,教师最好站在一边,不要干扰学生。
这位老师答:作文指导贯穿于写前、写中、写后,这是预设的写中指导。
我感觉这位老师对“写中指导”的理解有些偏颇,但又觉得争论无益,考虑到自己对此也并无深入研究,所以,只分享了自己写作体会:“我在写作时,只要有人在旁边说话或活动,甚至只是站在旁边默默看着我,我的思维就会凝滞,不知道如何下笔。或许并非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但几十个学生中,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如我。”
据说,这位老师除了写写教学计划、总结、试卷分析之类,平常很少动笔作文,所以,我也没指望我的话能激起他的共鸣。不过还好,第二天,这位老师就来找我了,他告诉我,昨晚按照参赛这堂课的作文要求,他也写了作文。当他坐在书房写的时候,父母在客厅看电视,电视里传出的声音搅得他烦躁不已,脑中一片乱麻,好半天都无法动笔。等到父母休息了,客厅里静了下来,可妻子又不时到书房来拿东西,或说两句话,刚有点灵感,又跑得无影无踪了。直到家里完全安静下来,他才静下心来动笔,花两个小时完成一篇作文。
我的体会影响我的教法,凡学生下笔作文之时,我必为静默之状。
体会二:写好一篇作文需要充分的准备时间。
我一直坚持“下水”,而且非常用功。三十年前,我在偏远山区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初中语文,那时,不仅没有互联网,而且那些农村学生手里没有课外书、没有作文报刊。我写“下水作文”,不仅为了自身体验,还有为学生补充课外资料的意思,所以,凡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每篇必写。
我一般在晚饭后“下水”,面对单元作文题目,常常冥思苦想半天而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时,我会到小区里边散步边沉思。有时一会儿就有了灵感,可也有很多时候走了一两个小时还理不出个头绪。我写“下水”作文,往往是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就开始思考,每篇作文的准备时间差不多都是两个星期左右。即使有了灵感,通常也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基本写成和完成初步修改。
所以,孩子们写作文,我总会给他们较长准备时间。每学期开学,我就印发一份《学期习作一览表》,列出每单元要写的作文题目及要求,让他们开始观察、思考,提前构思,甚至准备作文素材。开始教学每组课文,我提醒孩子们注意揣摩课文写法,构思单元作文。作文写前指导时间,则主要由孩子们交流,我只择机因势利导,在关键处进行点拨。
我的体会和由此而选择的教学策略,虽不见得适于所有人,但一定对一部分人适用和有效。坚持和学生一道写作文,一定会获得更多、更全的体验和有益的体会,为更多学生作文量身定制营养菜单。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得亲口尝尝;要想获得“下水”后的体会,恐怕也只能“下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