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的学生作文,在写遇到困难和挑战后的心理活动时,通常会写想起了伟人的话或英雄人物的言行,于是,毅然做出了正确决定和行动,没有犹豫、反复、矛盾等心理描写。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学生习作中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的影子。不仅心理描写是这样,写一件事时,很多学生也把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化“曲”为“直”,如同修高速公路、铁路一样,直线推进。这也是习作内容不够具体的原因之一。
袁枚《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从事件真实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言,往往也不是直线推进,而常常有矛盾纠葛、跌宕起伏、环境干扰等因素。要使文章表达清楚、具体,需要真实地记录事情发展的轨迹。
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用相关的范例引导学生关注、体会。
一是从整篇的写作角度关注。
比如李雪峰的《尊严》,叙述的无非是哈默逃难途中,虽然饿极了,但仍然坚持先为杰克逊大叔干活,然后才接受其食物这么一个故事,情节很简单,但作者写得曲折有致。
面对小镇人的款待:“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轮到哈默这个逃难的年轻人了,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显然并不比那一批“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的逃难人状态好,但是,“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而当杰克逊大叔说没什么活儿需要做时,“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想了想”才说“我想起来了”,并用“确实”加以强调,显得真需要这个年轻人帮忙,而且,先吃饭再派活儿,也只是改变时间先后,事情该峰回路转了吧。
哈默的回答却是:“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眼看着“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杰克逊大叔“思量片刻后”才提出捶背的要求(当然这里也透露出他所谓的“确实”需要帮忙,实则只是为了尊重这位年轻人的“谎话”),直到捶背结束,让哈默接受食物的问题才算解决。
后面描写哈默“立刻”“狼吞虎咽”吃起来,可见其饥饿至极,但是,为杰克逊捶背,让他“感到十分惬意”,也多少让人意外。(www.daowen.com)
至于后来,他被杰克逊大叔留在庄园里,很快成了一把好手,以及将女儿许配给他,更颇有中国“金榜题名、花好月圆”的喜剧色彩了。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寻作者是怎样把故事写得跌宕起伏的,说一说情节发展脉络,画一画事件坐标图,认真体会这种写法,以作为习作的借鉴,收获的不仅是内容具体,而且还会更加生动。
二是从文章细节描写中关注。
细节中的矛盾冲突、曲折起伏,能使文章内容更具体,也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但是,它们藏身于三言两语甚至一句话中,很多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中容易忽视,有必要引导他们注意和体会。
看看林海音《窃读记》写找书:“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这个语段的内容,在一些学生笔下,大约就是“我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那本书”,而林海音却写了找的急切、耐心和坚持,找到了的兴奋。
再看“窃”读,林海音把“窃”演绎得丰富多彩,甚至饶有情趣。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写出了窃读之乐与怕,有如热与冷交替的刺激。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此时,我混在人群中:“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显然,遭到了书店的审视。这一“窃”读场景,有了几分谍战片镜头的韵味。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把装出来的表情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对照着写,对比之下,内容丰富而饶有情趣。
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体会这些细节描写中的矛盾和曲折,他们的习作一定会由笼统干瘪、平铺直叙,逐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