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过许多老师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或以题目设疑引导研读,或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为线索探讨,或紧扣“美丽并没有改变”感悟,见识了许多精彩教艺。然而,不管其教学设计是巧还是拙,基本都是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诵读抄写美词佳句以积累语言等为教学目标,以感悟重点词句为阅读抓手,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追寻全文由哪些板块构成的问题。文章中那些非重点的构成板块,除在归纳全文思想内容时有幸得到师生一瞥之外,其存在价值完全被无视。
作如此处理,就达成阅读教学目的而言,似乎理所当然,并没什么问题。可到作文时,其缺陷便暴露无遗。学生即便为某人所感动、被某事触动、对某景生情,到作文时,却不知道如何恰当安排内容,以致缺少必要的交代,事情和情感发展的必经过程断档,思路混乱不清,议论、抒情空乏无依,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就出现了,无法清楚具体地表达见闻与所感所思。假如我们的学生有季老之经历,见到了季老所见之景,亦有季老所思之感,而怎么写出来就成了问题,大致就是写写看到的景象,慨叹一番“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不仅没季老写的那般意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写一片景+抒一番情”还根本不成其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也可能令人觉得突兀。(www.daowen.com)
教学这篇课文时,有必要引导学生揣摩谋篇之策,内容安排之术,厘清板块安排:先总说德国人在爱花的民族中“占重要的地位”,再写四五十年前之见闻,继而叙当下之感受,由此体会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叙述和描写铺展开来,让读者感受“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自然而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之慨。对学生进行这些引导,看似归纳课文内容,实则取向完全不同,内容归纳指向阅读理解。这种追寻指向写作思路与内容安排,重在体会如何把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明白和具体,因而不能停留于引导学生总结出各部分写了什么,还要感悟各板块的作用与相互关系,揣摩各板块的表达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