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阅读需穿越,如何增强小学作文的具体性

阅读需穿越,如何增强小学作文的具体性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强调阅读需要“穿越”。也就是说,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获得“感受”。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读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1980年11月,他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访问德国,重返哥廷根,感慨万千。

阅读需穿越,如何增强小学作文的具体性

小学课本上的许多选文都创作于几十年前,甚至更久远,学生没经历过作品产生的时代,感觉陌生;而作者大都是成人,并且还可能是大作家大学者,所处地域、生活环境跟学生相去甚远,有的还来自异域。学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维特点、情感认知也有很大距离,对作品的理解就相对有限,课文对学生作文的示范作用也就会相对削弱。

因而,让学生走进作品背景,走近作者的精神世界,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我们强调阅读需要“穿越”。

在教学一篇课文前,介绍时代背景、作者概况等,是阅读教学多年不变的传统。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的大面积普及,搜集信息的工具和展示平台的便捷,极大丰富了展示内容和呈现形式,各种文字、影像、声音材料一时“渐欲迷人眼”。然而,缺乏针对性的时代背景、作者概况介绍,看似丰富,实则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些相关知识,减少对作者、作品的陌生感,对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的帮助非常有限。

真正让学生走进作品背景、走近作者世界,对时代背景与作者概况的介绍就必须非常精要,以免纷繁的信息喧宾夺主。而对于那些直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则要重点而且力求生动、尽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作品表现的时代和环境氛围,力求达到感同身受的境界。也就是说,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获得“感受”。试举例如下:

案例一

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两位教师都设计了作者及作品介绍的内容。

第一位教师以课件形式出示了下列内容: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

中国山东省聊城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读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早在1935年,25岁的季羡林先生远赴德国求学于哥廷根大学。他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到祖国。35年后,1980年当他再次踏上这第二故乡的土地,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再返哥廷根》一组散文。

第二位教师也以课件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读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1935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1945年才回国。1980年11月,他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访问德国,重返哥廷根,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再返哥廷根》一组散文。

第二位老师还在上课前一天印发《再返哥廷根》三个片段,让学生回家阅读,第二天上课前做全班交流

(一)

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了三十五年的漫长岁月,我又回到这个离开祖国几万里的小城来了。

我坐在从汉堡到哥廷根的火车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难道是一个梦吗?我频频问着自己。这当然是非常可笑的,这毕竟就是事实。我脑海里印象凌乱,面影纷呈。过去三十多年来没有想到的人,想到了;过去三十多年来没有想到的事,想到了。我那一些尊敬的老师,他们的笑容又呈现在我眼前。我那像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她那慈祥的面容也呈现在我眼前。那个宛宛婴婴的女孩子伊尔穆嘉德,也在我眼前活动起来。那窄窄的街道、街道两旁的铺子、城东小山的密林、密林深处的小咖啡馆、黄叶丛中的小鹿,甚至冬末春初时分从白雪中钻出来的白色小花雪钟,还有很多别的东西,都一齐争先恐后地呈现到我眼前来。一霎时,影像纷乱,我心里也像开了锅似的激烈地动荡起来了。

火车一停,我飞也似的跳了下去,踏上了哥廷根的土地。忽然有一首诗涌现出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怎么会涌现这样一首诗呢?我一时有点茫然、懵然。但又立刻意识到,这一座只有十来万人的异域小城,在我的心灵深处,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我曾在这里度过整整十年,是风华正茂的十年。我的足迹印遍了全城的每一寸土地。我曾在这里快乐过,苦恼过,追求过,幻灭过,动摇过,坚持过。这一座小城实际上决定了我一生要走的道路。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要在我的心灵上打上永不磨灭的烙印。我在下意识中把它看作第二故乡,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二)(www.daowen.com)

首先我要去看一看我住过整整十年的房子。我知道,我那母亲般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是房子却还存在。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街拐角处那一家食品商店仍然开着,明亮的大玻璃窗子里面陈列着五光十色的食品。主人却不知道已经换了第几代了。我走到我住过的房子外面,抬头向上看,看到三楼我那一间房子的窗户,仍然同以前一样摆满了红红绿绿的花草,当然不是出自欧朴尔太太之手。我蓦地一阵恍惚,仿佛我昨晚才离开,今天又回家来了。我推开大门,大步流星地跑上三楼。我没有用钥匙去开门,因为我意识到,现在里面住的是另外一家人了。从前这座房子的女主人恐怕早已安息在什么墓地里了,墓上大概也栽满了玫瑰花吧。我经常梦见这所房子,梦见房子的女主人,如今却是人去楼空了。我在这里度过的十年中,有愉快,有痛苦,经历过轰炸,忍受过饥饿。男房东逝世后,我多次陪着女房东去扫墓。我这个异邦的青年成了她身边的唯一的亲人。无怪我离开时她号啕痛哭。我回国以后,最初若干年,还经常通信。后来时移事变,就断了联系。我曾痴心妄想,还想再见她一面。而今我确实又来到了哥廷根,然而她却再也见不到,永远永远地见不到了。

(三)

我心里陡然凄凉起来。老教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毕生勤奋,著作等身,名扬四海,受人尊敬,老年就这样度过吗?我今天来到这里,显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一旦我离开这里,他们又将怎样呢?可是,我能永远在这里呆下去吗?我真有点依依难舍,尽量想多呆些时候。但是,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站起来,想告辞离开。老教授带着乞求的目光说:“才十点多钟,时间还早嘛!”我只好重又坐下。最后到了深夜,我狠了狠心,向他们说了声:“夜安!”站起来,告辞出门。老教授一直把我送下楼,送到汽车旁边,样子是难舍难分。此时我心潮翻滚,我明确地意识到,这是我们最后一面了。但是,为了安慰他,或者欺骗他,也为了安慰我自己,或者欺骗我自己,我脱口说了一句话:“过一两年,我再回来看你!”声音从自己嘴里传到自己耳朵,显得空荡、虚伪,然而却又真诚。这真诚感动了老教授,他脸上现出了笑容:“你可是答应了我了,过一两年再回来!”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我噙着眼泪,钻进了汽车。汽车开走时,回头看到老教授还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活像是一座塑像。

虽然第一位老师介绍季羡林基本情况相对详尽,但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多,在阅读理解文本方面也显得很费力,尤其是“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一句,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感悟,再合作探究,学生皆不得要领,最后,不得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感悟了。

第二位教师执教时,多数学生理解文本明显顺畅,感悟丰富甚至有独到见解,尤其是抽几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多么奇丽的景色”时,说花美条理清楚,有的同学把课文中描写花的熟语换成了自己的描述语言,表现得具体而形象。还有学生加进了伊尔穆嘉德小姐、欧朴尔太太、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和夫人的描写,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两相对照,感觉第一个班的学生远远地站在季羡林对面眺望,而第二个班的学生站在了季羡林身边,有的甚至有“附体”的感觉。

案例二

观潮》描写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钱塘江观潮的壮观场面,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写江潮,层次清楚,许多语句描写具体形象,是培养学生写景能力的典型范例。然而,多数学生没有目睹过,对于体会如何将眼中之景用文字表达出来,尚有一定障碍

让学生先“走”进课文描写之景中,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从《神州风采》“海宁观潮”部分截取有关片段,按风平浪静到有声无“形”,然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渐近,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白浪翻滚,如同一道城墙;更近,犹如战马飞奔,坦克轰鸣”的顺序组接,录制两遍。第一遍按由远及近,将潮水的“如线”、“横贯江面”、“如墙”、如“万马奔腾”的四个画面各定格6秒,以便学生有时间看清楚,并将实际景象与课文里的文字描述在头脑中衔接。第二遍不定格,使学生对大潮由远及近的推进变化、发展有一个连贯、完整的印象,以加深感受。

通过这样的处理,每个学生都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对理解学习这课的写法起到了积极作用。

案例三

选自《城南旧事》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作家以纯真、朴实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小主人公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童年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题材,文章又是以一个跟学生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的视角写的,因而,这篇课文对学生作文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然而,近百年前北京的童年生活,与学生的认知相去甚远,如果不能消除这个距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都困难,更遑论学习写作了。

为此,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力:

一是在教学该课前一个寒(暑)假即布置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原著,观看同名电影,让学生通过小说的描写、电影模拟的实景和演员的表演,获得初步感受。

二是在课文的学习中,就某些场景、人物对话进行扩写、补写,在练笔中进一步感受环境和人物特点。比如,以“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为线索,写《讲价》;对“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后母女的对话进行补写,写出母女对话时的语气、动作、表情等。这样的练习,既是对表达具体的训练,也有缩短学生与作者及文本距离的作用。

总之,要努力让学生走进作品背景、走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从中吸取写作需要的营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