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强调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心”,自由表达,这可以作为平常习作训练和作文命题者遵循的原则,可以作为作文教学的理想和追求。应考若仍作如此清谈,只能是掩耳盗铃,终成笑柄。
考试作文必须符合考题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可“偏题”。指东却打西,弹不至靶,纵然表演了百步穿杨之技,也逃不脱扣分之运。戴着镣铐舞蹈,必须合其音律与节奏。凡是偏题的习作,即便写得不错,评卷老师的通常做法,甚至很多学校制订的评分标准,都是给予及格以下分数。
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时都重视从题目切入,说说题目的意蕴,由题目而预测课文内容,无疑对培养审题能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这更多有益于给文章拟题目,与理解和把握考试作文试题要求并不能画等号。
提高学生把握题目要求的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是平常作文练习,要以开放性命题为主,同时也要适当做一些封闭性命题的习作练习;二是根据本地区作文试题趋向,罗列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辨析,指导他们从文章形式要求、表现范围设定、思想感情取向等方面进行认知,并针对前期的感知,调取以前的记忆,筛选脑海中存储的素材,形成初步的构思,决定选材。(www.daowen.com)
纯命题作文尽管遭到了众多的口诛笔伐,但出于便于统一标准、追求形式上的公平的考虑,仍然常常出现在小学生习作试题中。为了不偏题,就需要学生对题目字斟句酌,在指定范围内行文。比如,要求写《我身边的小能人》,写人自不必说,还要抓住“身边的”“小”“能人”三个字词的内涵。
半命题作文是当前作文测试最常见的形式。通常指定表达范围,或预设表达前提或条件,明确作文要求,由学生自主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要求相对较宽松,为自主表达留下了一定空间,但是,所设定的条件和要求仍然不可突破。比如,题目要求写体现人们之间相互关爱的事,近似于命题作文,表明要写记事的作文,写关爱的事情,而且要表现“相互”;再如,写一个敬佩(喜欢、难忘)的人,对要求中表达情感的词需要辨析相似性和差异性,再厘清选材和情感倾向的侧重点;还有一种命题方式,即提供一个故事开头,或者提供一幅图,再写想象作文,这些文字和图片信息为想象设定了前提或边界,也是不可逾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