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提出疑问,小学阶段读四百多篇课文,加上课外阅读的文章和书籍,阅读量不可谓不大,可是直到小学毕业,很多孩子仍然不会作文,这到底是怎么了?个别人甚至由此议论,叶圣陶先生早就断言写作基于阅读,看来这阅读之“基”也是靠不住的。说此话的人,一定是读漏了叶老后面的一句话: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虽然有一定阅读量是必要的,教得好、读得好也是不可或缺的。
叶圣陶在《“通”与“不通”》中论及:“从前教人作文,别的不讲,只教把若干篇文章读得烂熟。我们且不问其他,这读得烂熟的办法并不能算坏。读书就是要把一些成例化为习惯。”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还说:“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
“读得烂熟”,倒还在被多数教师坚持着。更重要的是,“作者怎样用心思”,在许多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中则大打折扣了。
我们曾经有重阅读理解、轻表达训练的倾向,在阅读理解上,又有重思想感情的感悟、轻表达方法的探究学习的问题。在阅读教学策略上,当前挣脱了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藩篱,进入了“感悟”的时代。紧紧抓住重点词句、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广度兼具的感悟,成为阅读教学课堂的新常态。名师们引导得法,使学生的感悟精彩纷呈;普通教师的引导时时受挫,便转而采取迂回引诱之法,迫使学生“感悟”到备课预设的“标准答案”之上。无论感悟的成败如何,抓“重点”如出一辙,对非重点浮光掠影。对整体观照全篇课文,继而追寻作者运笔行文的心思,则无暇顾及。
要想发挥阅读对写作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引导学生追踪作者的“心思”,并从三方面用力:(www.daowen.com)
(1)穿越“时光隧道”。小学教材选用的文章,通常都是成人文章,大都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作品,而且涉及的地域也多数和小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去甚远。要让学生追踪作者“心思”,必须给他们一条“时光隧道”,帮助孩子们“走进”作者的生活背景和作品诞生的时代氛围中,而非简单地介绍时代背景。
(2)追寻作者思路。通常的阅读教学,要归纳各部分大意和概括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多是以理解课文为目的,通过聚合思维,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没有直接指向写作。而追寻作者思路,重在体会作者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前后呼应,如何过渡,为什么做如此安排等等,也就是要像叶圣陶所说那样,“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只要让学生逐课逐课探究体会,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怎么作文也就熟门熟路了,对表达清楚具体的益处也显而易见。
(3)深入句段之间。在阅读中不断追寻作者思路,学会谋篇布局,为内容具体搭建了骨架,还需要进一步丰满血肉,这就需要深入到字里行间去体会,怎样在每一句话、每一个片段上表达具体的。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低段写话、中段写段的训练,课程标准没有做明确规定,但遵从写作能力螺旋上升规律,即便是小学高段,写句、段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更何况,很多学生习作内容不具体,首先就是不能把句、段写具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任何阶段都不可放弃引导学生体会句子、段落写法。这里所说的深入句段,绝非仅仅抓住一两个关键词句的“感悟”,那种“感悟”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或许很有效,但对学生学习作文,从阅读中借鉴写作需要的营养常常很有限,所以不能局限于关键词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